01
上半年“華為要裁減34歲以上員工”的消息,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正式回應此消息時,說了一句話:
“任何年齡的員工只要在華為持續創造價值,都能夠找到放飛他的舞臺?!?/p>
這句話可以解讀為“獨特價值決定你職業生涯的長短“。
如何創造獨特的價值?
苦難的人生是成就蘇軾、楊慎等大文豪的必經之路;
金戈鐵馬是岳飛、鄭成功等武將保家衛國的必經之路;
百折不撓是愛因斯坦、牛頓等科學家成功的必經之路;
……
古人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志者不能至也?!?b>更多更美的風景,往往藏在難走的路。
創造 “獨特價值“的路該怎么走?
9月8日下午,櫻園咖啡香濃時,現任木里縣副縣長陳進用他的攝影作品《夢幻木里—失落的土司王國》告訴我們答案。
據說,最后的“香格里拉“是木里,因為處在中甸與稻城中間的木里是香格里拉最核心的區域。
木里境內有900多座海撥4000多米的巍峨的山峰,是地球上尚存久遠而難以接近的處女地,這里有天堂的美景,也有無盡的深淵。
吋咚海子草甸
瑪娜茶金秋景
紅、藍、白三色的三怙主神山
大美木里,他的美正如“葡萄酒鑒佳人”,千姿百態的海子,仿似葡萄新酒,猶如青春靚麗的姑娘,品之清醇香甜;層層疊巒的草原,好似豐腴成熟的少婦,韻味十足,細酌,柔綿醇雅;而延綿起伏的貢嘎雪山,則像飽經滄桑的老年婦人,淺飲,悠遠醇厚。
品味木里,未入喉,已醇香四溢;猶未品,已流露不凡。
這樣的美景在寸步難行的群山之巔,這樣的美景位于深溝高壑。
陳進,曾經是全球排名第94位“天府熱線“的負責人,是身處”來了就不想走的成都“的通信業精英。
2013年,已進入知命之年的陳進迎來了人生另一個機會—去貧困縣木里掛職。
是躺在溫床上享受過去的輝煌,還是為人生留下不悔的回憶,
他毫不猶豫的選擇木里。
”夢幻木里之三怙主雪山”—是他來到木里走的第一條難走的路,這里也是香格里拉核心地帶。
02
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
木里當地一直流傳著有關蓮花生大師為三怙主雪山開光的傳說。
傳說中,當蓮花生大師在白水河鎮妖保民時,太陽從大師左后側慢慢升起,把大師身影投到三怙主雪山旁邊的一個稍小的山峰(當時三怙主雪山還在云霧里),大師在佛祖提示下,為這個山峰加持。
法事完畢,正對面三座雪山云開霧散,呈“品”字型整齊排列在眼前,金光閃閃,仿佛觸手可及,極其震撼!
蓮花生大師立即為這三座雪山開光、加持,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觀音(仙乃日)、文殊(央邁勇)和金剛手(恰朗多吉)命名,因此稱為三怙主雪山。
千百年來,無論是當地世代相守的原著民,一個世紀前的洛克,還是今天聞名海外的攝影大師,追隨蓮花生大師的足跡,找尋“品”字型排列的三怙主神山,是他們畢生追求的夢想。
倉央嘉措說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在那里
三怙主神山,無論我們是否去找尋你,你始終在哪里,等著和你有緣的人。
03
傳說中的“三怙主雪山,在那片能看到白水河,沿著太陽升起時,能把身影投到對面三怙主雪山旁邊的小山峰附近。
能見證蓮花生大師傳說的地方是眾生心中的“神跡”。
通往“神跡“的路,2015年前從未被發現。
最接近“神跡“的地方,注定是靜謐、安詳的世外之境。
原始森林是他的門衛,懸崖峭壁是他的過道,高寒雪風是他的迎客之禮。
唯有將生命托付“神跡”才能得到他的眷顧。
“神跡”全程幾乎都在海拔 4000 米-5000 米山間穿行,除了恰朗多吉往木里這側,部分有中國電信 800M4G 信號外,其余基本沒有手機信號,特別中間路段,一旦天氣變化或個人保護不當等原因,出現險情,上下皆難,基本無法救援。
“神跡“或許在穿過沿著峭壁開鑿,只容一人通過的羊腸小道盡頭。
追尋答案的唯一交通工具是一輛野摩的,陳進迎著隨時吹入雙眼的風沙,坐著摩托閉眼行駛在獨徑,感受生命如風。
“神跡”的所在地是全世界最罕見的山脈,原著民早已撤退到低谷;
“神跡”曾經在地圖上沒有標記,
“神跡”的夜晚,恣情任性,寒雪肆虐。
但,“神跡“的光芒讓生命沸騰。
一年之中,“神跡“有十分鐘的時間會顯示”日月同輝“。
為尋找最佳拍攝時間,陳進在風雪中守候三天三夜,仍是失望而歸……
這樣的路,陳進反復進入20多次,用了2年時間,終于見證“神跡”。
當拍下“日月同輝”的那一刻,在4300米的雪山之巔,脫光上衣的陳進,如同瘋狂的球迷,在雪地狂奔。
2015年《國家地理》刊登陳進“三怙主神山”作品,轟動全國。
瑪娜茶金觀景點成為《再發現四川—100個最美觀景》拍攝點。
陳進,也許冥冥中得到了“蓮花生大師“的加持,總能追隨到大師的足跡。
蓮花生大師開光的山峰上出現的蓮花云(左下的山峰即為勞花生大師加持鎮妖的山峰)
04
“你的生命前四分之一因為少不經事,籠罩在云翳之下;最后四分之一因為太過年邁,同樣烏云密布。正是這二片云之間透出的光線映亮了人生,但那束光是多么的纖細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消失的地平線》
陳進在他生命1/2的后半部,作為一名背著攝像機的業余愛好者,行走于木里那一條條人跡罕至的路。
四年里他的作品陸續發布于國內頂級專業雜志《國家地理》,航拍木里成為中央電視臺木里宣傳片,專著《夢幻木里—失落的土司王國》正在編印出版中。
選擇難走的路,陳進一步步走向國內專業攝影的頂峰;選擇難走的路,陳進將“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木里展現給全球。
生命的1/2如何精彩,并不決定于輔好的路,在于是否敢選擇難走的路。
瑪娜茶金星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