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里拍畢業照的身影增多又減少,快遞開始忙碌,飯店晝夜不息。又是一年畢業時。
近一個多月,在各種場合與畢業生以及即將畢業的大三學生的交流中,我都詢問了同一個問題:你覺得大學這幾年你最遺憾的事情是什么?
我們說的遺憾,是指在現有的客觀條件下,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自己本來可以做到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做或者沒有做好的事情。沒有上北大,沒有追到校花,沒有遇到貴人之類小概率事件不算在內。
不同于簡單膚淺的調查問卷,由于所詢問之人都是自己熟悉之人,因而有機會進一步深入交流。在我聽到的回答中,最多的是以下三種:
一、沒有好好學習
好好學習四個字畢竟過于寬泛,通過進一步的交流,這一回答大體又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沒有拿過獎學金
由于一開始受到諸如“不掛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大學”,“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等不良思想的毒害,完全不把大學里的學習當回事。然而到后來才發現,校園內的各種評獎評優,三好,優干,入黨,申請各種項目,獎學金通常都是必備的基本條件。一步落下,步步落下,到如今看著空空如也的簡歷,只能暗怪自己當年無知,聽信了那些墮落者自我麻醉的借口。
2.沒有學好專業知識
對于我們這種一般大學,僅憑死氣沉沉的課堂與枯燥落伍的教材,甚至都跨不進行業的大門。眾所周知,大學里的獎學金不完全等于專業學習。富余的時間,便捷的行業論壇,資源豐富的圖書館,都沒有被自己充分利用。現在面臨畢業,看著企業列出的專業要求,心里的自信折損了一半。企業還是需要掌握實在知識,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人。
3.沒有多方面提升自己
多元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PPT,批判性思維,英語聽說,時間管理,演講與口才,甚至駕駛,以及一手漂亮的字都是職場中的必備技能。這些技能只要每天花半個小時訓練,堅持三四個月就會有良好的成效,然而自己就是沒能堅持下來。現如今即將踏上新的征程,頗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慨嘆。
二、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這個回答可以再細分為兩種情況:
1.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說這個話題的時候,一個學姐還在醫院打吊針。三四個月沒有好好吃早飯,現在惹上了胃病,晚上會疼的睡不著覺。這還算是小問題。更甚者,校園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班級或者學院發起“為患病同學某某某募捐”的公益活動。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已經是我們老生常談的話題,然而往往越是常識,越不被我們放在眼里。當真正病如山倒的時候,我們才會覺得那些自以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真的只是自以為是而已。
還有幾個女生說是沒有減肥。雖然現在找到了自己還算喜歡的工作,然而身處現實,不得不面臨體重問題給自己的人際關系以及工作形象帶來的不利影響。相反的是,有男生說沒有“增肥”,可能由于體質孱弱,加之沒有規律飲食,缺乏運動,坐在面試官對面的時候,自己完全沒有力量感。是的,不管承認與否,身體的確會極大影響到我們的內心感受。
也許在平時,個人形象對自我發展的影響不是很明顯,然而一旦面臨重要場合或者轉換新環境,個人形象就如潮水消退之后的礁石一般挺立。它會從一開始,就在無形中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影響自己的自信,從而影響自己的發展。
相比職場,大學里有充足的,并且規律的時間可以供自己支配。合理飲食,早睡早起,運動健身,這些付出都會漸漸轉化為自己最基礎的核心競爭力。
2.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興趣
大學里有各種興趣社團,圖書館有豐富的專業資源,學校也有各種各樣多才多藝的老師。然而日復一日,將時間花在手機,游戲,睡覺或者嘈雜的人際交往中,沒有靜下心來考慮過真實的自我需求。當年也喜歡吉他,喜歡音樂,喜歡足球,喜歡繪畫,如今吵吵嚷嚷度過了最有激情和夢想的青春四年,卻只能漠然感嘆著“那時候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夢想破碎的聲音。”
三、沒有遺憾
這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回答。進一步交流得知,這四個字的回答包含了兩種深意。
1.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有遺憾”
這幾年一直都在人云亦云地跟著別人上課,跟著別人翹課,跟著別人考試,也偶爾跟著別人一起出去玩。從沒有對自己進行過反思與探究,沒有窺看過自己的心魂。沒有考慮過自己想要什么,沒有考慮過自己適合什么。沒有用心靈和頭腦,而是僅僅帶著一副軀殼生活學習了四年。現在站在畢業的風口浪尖,猛然發覺自己虛度了時光。
最遺憾的就是沒有遺憾,其實也可以說,遺憾的事情太多從而無從說出最遺憾來。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有遺憾,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自己有所總結與反思,代表著自己有所追求與不甘。
2.的確沒有遺憾
自己的每一個目標都圓滿完成,拿過國家獎學金,在學生部門叱咤風云,和朋友走遍祖國山河,各種校內外活動出盡風頭,各類獎項拿到手軟。如今保研到自己理想的名校,真真切切地沒有遺憾。
這種是真正的大學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