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個人都會與別人發生爭執,而爭執的最終結果往往就是沒有結果,或者嗓門大,搶奪話語權的人獲勝了,另一方則偃旗息鼓,憋屈的無以言表。這樣無謂的爭執又何必呢?你總會遇到這樣一批人:對某一事物一知半解,就認為自己非常了解,夸夸其談。凡事皆以自己的感官出牌。這種人無異于井底之蛙、夏天之蟲。和這樣的人爭執而最終影響心情真的是很愚蠢的行為。
你去和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去談論天空的廣闊,會得到認同嗎?它只看到了井口那么大的天。你去和一個只生存在夏天的蟲子去談論冬天的冰雪,它能知道是什么嗎?在它的生活里是沒有冰雪的,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一個關于孔子的故事。每當和別人爭執的時候,如果大家都能想起這個故事,我想你們也都不會去生悶氣了。因為真的沒必要。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孔子有個弟子叫子貢,有一天在門前打掃,這時有人到來問他:“一年有幾個季節?”子貢說:“一年當然有四季,”來人卻說:“一年有三季,”他們倆爭論不休,一直到中午。這時孔子聞聲出來了,子貢上前講明原由,讓孔子評定??鬃佑^察一陣后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來人聽此,大笑而去。來人走后,子貢很迷糊問孔子:“一年到底有幾個季節呀?”孔子答:“四季”子貢不解??鬃永^續說:“剛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就是那田間的蚱蜢。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春、夏、秋三季,哪里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里,就沒有冬天的概念,只認為一年有三季,你跟這樣的人爭論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你不順著他說,他能這么爽快的走嗎?”這時子貢明白了。
你們明白了嗎?在與人爭執的時候,多想想這個故事,他們不就是三季人嘛,想想就覺得沒必要去爭執了?;蛘唔樦f,他樂呵了,你更樂呵,不是嗎?快樂太重要了,生氣是對自己最大的懲罰,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個歲月讓咱們生氣呢?所以咱們不給這些無知的三季人,和咱們發生爭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