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王維《送別》
這首詩的最后一句讓我渾身一振,王維的詩最大特點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送別》的后一句正充分展示了這一特色。
眼前馬上出現一副畫:云起云涌,變幻莫測,無有盡時。意境空遠悠長。身在此山中,忘卻凡間事。
《送別》詩中詩人送的是何人,如今已難考證。此詩詳盡描述了詩人與朋友的對話,飲下君之酒,問君歸處,君隱南山,自此不問世事。寫友人也是在寫自己,王維在詩中流露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既然仕途不順,自己的政治抱負難以實現,不如歸去、歸去。
王維的仕途起起伏伏,雖不及蘇軾坎坷、商隱失意,但也頗多風波,特別是被迫在偽朝任職之后幾獲牢獄之災,所幸因詩免罪。
王維四十歲之后,在南藍田山麓修建別墅,仕于朝堂、隱于山中,自此半官半隱。
在我看來歸隱不是消極逃避,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既然有些事情改變不了,不如用平和的心態對待,將關注點放在有趣的事上。
陶淵明歸隱田園,農時耕田閑時詩,遠離塵囂紛擾,“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出世之后,陶淵明成為真正的隱士。
很多詩人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只不過把歸隱作為一種美好愿望,始終放不下自己的政治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思想重要組成部分,讀了那么多年的圣賢書,又有幾人甘心徹底不問世事?
蘇軾在被貶黃州時寫下“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的詩句,世人一度傳言蘇軾掛服乘舟去,實際上卻沒有,之后蘇軾被召還朝,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再次被貶。
王維與蘇軾一樣,精于禪理的他,能夠比常人更為平靜地看待得失,寫下了大量富有禪意的詩,如《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詩人在山中尋寺,林深石危,杳無人跡,只有鐘聲渺渺、松濤陣陣,前六句極具畫面感,后兩句則由景轉理,用禪思壓制心中的妄念。
半歸隱之后,王維寫下了大量描寫山中生活的詩,很多詩歌用語平常、意境悠遠,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再看王維的另一首《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詩人在山中送別友人,在暮色沉沉中掩上柴扉,關不住詩人的思念。白云無盡時,春草也會年年綠,自然界的景觀亙古不滅,那么離去的王孫,你什么時候歸來?
《終南別業》直接描寫自己的隱居生活:“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首詩可以與本文提及的第一首《送別》結合起來看,“歸臥南山陲”之后,詩人興之所至,獨往山中,走到水窮處看云起云涌。和林中之人交談,談得盡興忘記歸家。
王維晚年的《鹿柴》,繼續了這種風格:“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內有洞天,讀后讓人回味無窮。前兩聯以動寫靜,山為空山,不見來者,卻聞人語聲聲。天色已晚,日光已逝,余暉映入林中,帶來一絲暖意。
這就是中國古詩的獨特魅力,輕具象而重意境,情感表達隱而含蓄,如飲一杯清茶,初嘗淡而無味,后覺余韻綿長。每一個字都是平常字,甚至有時看似不相關,組合在一起卻渾然天成。
王維的詩又一味的平淡,也有蒼涼慷慨之作,代表如《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此詩作于王維奉使涼州期間,他出塞宣慰,察訪軍情,表面上看王維作為中央代表慰問邊關守將無邊風光,實際上卻是遭受排擠被迫離開政治中心。
王維應心有悲憤,但在詩中我們看到的卻是茫茫大漠孤煙直上九重天、浩浩長河落日映霞別樣圓的壯闊雄奇,全詩風格蒼涼大氣,讀之令人心潮澎湃。不禁讓人感嘆這和寫“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人居然為同一人。不過從詩中仍能看出詩人的心有不甘,用蓬這個意象代指自己,要知道飛蓬多指顛沛流離的游子。下一句歸雁入天,而自己歸程何處?
《少年行(其三)》:“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具體描寫少年英雄深入敵軍,英勇殺敵的情景,色彩濃烈,豪邁如李白的《俠客行》,謳歌少年舍身報國、輕生死重軍功的任俠精神,英雄主義色彩濃重。
王維才華早顯,十五歲時入京應試,因詩樂才能名動一時。開元十九年,王維狀元及第,春風得意馬蹄疾,成名甚早、才名甚高的王維當時應該認為自己會大有作為,出任太樂丞之后,因事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閱盡千帆過盡之后,王維得失之心大減,歸隱之心漸盛。
白云是自由的,無窮無盡的。詩人的歸隱,為的是內心安寧,該有所作為時仍積極入世。
我們今天讀詩,讀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王維生活于千年之前,他的生活與我們已千差萬別,他詩中描寫的很多情景我們已難再見,時光已帶走很多東西。但詩人遇到的困境,我們今天依舊會遇到,王維遇到挫折時也會悲憤難平,但最終他選擇了改變自己的心態,以更為積極的態度面對自己遇到的一切。聽泉流潺潺,看明月灼灼,獨坐,長嘯,會覺天地大美,自己遇到的不過是凡常瑣事。
讓我們眼光長遠,看淡一時之得失,白云無有盡時,我們的天地依舊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