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志紅 王燕
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機制
我認為世界上最好的學習準備課程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在睡覺前給他們講故事、給他們讀書……
“與嬰兒多說話至少會促進嬰兒的語言興趣。孩子小時愛說話,長大以后也往往很健談。”
音樂能促進兒童的大腦的發育。
今天的孩子都有很多的玩具,孩子在兩歲以前要讓他養成整理自己身邊東西的習慣。為了培養孩子這個能力,作為父母要在孩子的手夠得著的地方,為孩子做一個整理架,讓孩子自己把容易收藏的玩具放在架子上。父母在給孩子作整理架子時,給架子貼上藍、黃、紅、綠等顏色的紙帶,以決定孩子放置各種玩具。父母也可以在玩具上貼上顏色,比如貼有紅色的紙帶的玩具就讓孩子收藏在有紅色紙帶的架子上。這樣的結果是,兩歲左右的孩子即能將玩過的玩具好好整理一番。
在行為中塑造孩子的個性
孩子遇到挫折時,孩子需要的不是憐憫與安慰,而是鼓勵,當然更不要嚴厲指責。
作為父母不要主張只讓孩子看到社會真善美的一面,同時更要告訴孩子社會是有險惡與偽善的一面。既然社會上存在著這樣與那樣的丑惡,就要用適當的方式告訴孩子,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去面對社會,這樣才能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
體育與運動以及家務都可以幫助孩子消除挫折感與恐懼的情緒。這些活動還能使孩子證明自己能夠自我控制和掌握外在世界。不時給孩子以鼓勵,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恐懼和沮喪。
天職母親
在猶太民族的家庭中母親是不會把孩子交給傭人去撫養的,哪怕是母親的收入很高,從事著重要的工作,她們為了孩子的教育也寧愿放棄工作。其中的原因是教育好孩子就是一項最偉大的、任何事也無法取代的事情。
采取強制或勉為其難的方法教育幼兒是最有害的。在童年期的兒童特別容易受到暗示教育的影響。這個時期正是為父為母者悄悄地潛入兒童之中,用他的意志激發兒童的意志,使兒童產生變化的關鍵時期。
人永遠不要威脅自己的孩子。他可以立即懲罰,要么就保持平和,什么都不要說。”
父母所要作到的是不能對孩子太苛刻。在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時,要因勢利導,不要急躁。因為孩子的心靈之窗往往會在他第一次大膽承認自己的錯誤而遭受到訓斥之后關閉,從此他就很難再向父母敞開心扉。
在家庭中常常玩這種建立信任的游戲和活動,對幫助孩子建立對父母的信任感是有很大的益處的。
孩子為什么會撒謊呢?是因為孩子們在這個年齡不知道什么是錯誤的,但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會惹父母生氣,為了逃避有可能的懲罰他們才撒謊。
不少父母認為既然自己肩負著養育孩子的義務,孩子便得照著自己的意愿和選擇去做人,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給孩子自己尋求與選擇自我前途的機會,這才是父母的職責。父母讓孩子學習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孩子的潛能得到啟發,怎樣才能把孩子的才情發揮出來,這是最為重要的。
現在我對大寶沒有信心,原來是錯的
猶太教育家彌塞亞認為:父母充滿信心的態度是教育孩子最根本的需要。
猶太教育家彌塞亞認為:父母充滿信心的態度是教育孩子最根本的需要。
如何指出孩子的能力與進步:○看來你在……上很努力。○你在……方面已經有了真正的進步。○看看你在……方面取得的進步真為你高興。
——你知道嗎孩子,這不像你。你是比這更為整潔的一個人。我知道你能夠保持整潔。我知道你為自己而自豪。我相信你以后會做得更好。你也是這樣想的,不是嗎?這番話的意思是告訴孩子你信任他,你對他有信心。你能夠做得更好。做好這些事情是為了你自己。這樣的話雖然是不能在一夜之間給孩子一個很大的變化,但是你已經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一顆良好的種子。
課外學習計劃
猶太教育家昆茲說過,如果讓一個孩子反復地聽本國的希伯萊語,孩子就對本國的語言具有非凡的記憶能力。每天反復聽優美的音樂,任何一個孩子在此環境之中都會熟練地彈奏優美的曲子。
大多數的教育是重視含義的理解,認為死記硬背不是一項好的學習方法,也不能叫教育。但是,很多事情不經過死記硬背就記不住。
在家庭教育中母親們總是教給孩子一些卡片,讓孩子識字或認識一些別的東西,并總是將含義解釋給孩子聽,其實這是用不著的。著名的猶太教育家德格拉說用不著去為孩子作任何“解釋”,因為孩子還不到掌握它含義的年齡。不過孩子一旦明白它的含義,就會牢牢地記住它。
循序漸進是博學的階梯
讓孩子們把家庭作業和閱讀當成一件快樂的事,而不是煩惱的事。
以色列的心理學教授考巴·撒伯曾針對這個問題指出,父母應該限制兒童觀看電視的時間,在孩子看電視時,一開始就要與孩子達成協議,規定每天所收看電視的內容、時間、節目。
孩子有了一份屬于他的報刊,作為家長的你就得為孩子做一個小報夾,讓他們從小就開始收藏保管自己的報紙,這樣就能增強孩子的自豪感。
為孩子朗讀,這是猶太教育家特利斯思一直致力于開發與宣揚的當今最為有效的教育方式。
——你為你的孩子花的閱讀時間越多,孩子就會變得越聰明;孩子越是聰明將來的成就也就越大,在學校的表現也就越好,將來賺錢的機會也就越多,如果你能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你不但是造福于他,也惠及他的下一代。
培養孩子珍惜學習時間的好習慣,即使很輕松地完成了家庭作業。以后,當孩子進入更高年級時,學習很是優秀,也要在五年前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并不斷進步。
孩子能說話之時,聽孩子講述他一天的活動。鼓勵孩子把他一天的活動述敘一遍,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訓練孩子的記憶能力,同時還能培養親子感情。
現在五年級還有2年時間,好好閱讀給孩子。
孩子一天天長大,當到一定的時間孩子學會了自己閱讀后,家長不要太快就放棄自己對孩子閱讀的責任,還要堅持念書給孩子聽,直到孩子上中學為止。很多教育經驗告訴我們,大多數的孩子的聆聽能力比閱讀能力高,從“聽”書中孩子所獲得的效益是極為明顯的。
勞動使孩子成為優秀的人
○每周一次,列出每個孩子所要做的家務。父母貼出要干的家務勞動內容,將某個特定的任務指定給孩子去干。要知道,孩子的能力畢竟有限所以父母要把握好勞動量,不要讓孩子認為勞動是一種負擔。
○給孩子確定勞動任務的期限與次數。如果垃圾需要星期天和星期一倒掉,就把這個任務寫在單子上,如果說希望孩子在早餐之前把床鋪整理好,最好是直接告訴孩子。
○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最好是讓孩子們輪流做家務,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為家庭做事,讓每個孩子都有興趣去干這些工作。
○孩子做完家務后,父母要檢查孩子完成的情況。雖然孩子做得的是他們沒有興趣的事,但卻讓他們有一種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合理的懲罰有助孩子成長
在耶路撒冷一所大學的家庭教育會上,一位叫彼拉夫克的父親說:“我每天都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陪孩子做功課,這不僅讓孩子在做功課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時得到幫助,同時也可以增進父子感情。同時還能陪養孩子專注的能力。”
現在更多的是對兒子不滿意,很難找到鼓勵的地方
○善于鼓勵 孩子渴望聽到表揚或鼓勵的話,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作為父母不要吝嗇你的贊美之辭,縱然孩子只做了一件小事,既使是微不足道的事,只要是孩子做的,都應該給予鼓勵。 這樣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得到力量。
○善于鼓勵孩子渴望聽到表揚或鼓勵的話,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作為父母不要吝嗇你的贊美之辭,縱然孩子只做了一件小事,既使是微不足道的事,只要是孩子做的,都應該給予鼓勵。這樣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得到力量。
猶太兒童教育家拉什認為,不僅要重視兒童智能因素的開發,還要重視其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自信心、進取心、不自卑等,事實證明,對這些品德的培養,父親所起的作用比母親更為重要。因此父親要以自己的健康行為和良好的個性去影響孩子。
專家認為要達到懲罰的目的就必須少用懲罰這是懲罰的要決,也可以說是懲罰的金科玉律。
父母首先要認識到,對于孩子重要的不是懲罰,重要的是某種懲罰可以改變孩子這種不良行為舉止。如果它不能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可以嘗試其他的懲罰方式。父母可能認為威脅、吼叫、責備、打屁股是好的方式。這些懲罰可以發泄父母的怒氣,但不是最好的懲罰方式,對改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舉止沒有長期的效果。
暫停法來改變他的不良行為舉止。
很多的教育家們認為暫停是有效的,它是對叫喊、責備、打屁股和威脅的一種替代方式,讓孩子暫停并替代罰懲有以下幾種好處:
○暫停防止你的孩子惹起你的怒火。
○暫停意味著讓你的孩子在一個讓他感到不適的陰暗的角落和一個沉悶的地方一個人獨自呆上幾分鐘。
○暫停意味著你的孩子要遠離團體、遠離娛樂的時間。
○暫停意味著孩子遠離積極的、肯定性的事情有更多的時間。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爭辨、不服從、出言不遜、說臟話、或是態度惡劣這樣的舉止或行為,一律被懲罰五分鐘暫停。如果出現打架之類的事情,不妨把時間定為十分鐘。盡量簡短地使用暫停的方法。對大部分的不良行為舉止罰以五分鐘的暫停。對一或兩項性質嚴重的不良行為舉止罰以十分鐘左右的暫停。
每次我們情緒失控,孩子來承受
父母親平靜的反應,是孩子學習控制情緒的榜樣。當小孩子心情沮喪時,你應當以沉穩的心情幫助孩子擺脫心情不佳的情境。所以,父母不能跟著孩子而使自己的情緒失控。
家庭作業
許多家庭中的孩子的課業比他們的其他大多數的活動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時間上超過一兩個小時的家庭作業肯定會嚴重地干擾孩子原來計劃合理的一天的活動。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孩子每天晚上做家庭作業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到一個半小時,個別家庭作業可以延長一些時間,年齡越小的孩子的家庭作業時間應該越少。如果超過了這個既定的時間,那么孩子們參加其他與學習同等重要的活動的時間就將減少。
家庭作業便成了孩子與父母發生沖突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導火線之一。這導火線是因為父母認識到家庭作業對孩子的重要性,而孩子無法認識到這是對他的學習幫助,在孩子們的眼中家庭作業就是重復沒有一點興趣的、繁雜的工作。孩子們往往把家庭作業當成是學校對他們的一種懲罰。只有父母知道家庭作業可以強化孩子的技能,讓孩子熟能生巧,讓孩子保質保量完成家庭作業,能夠使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并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因為家庭作業所帶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沖突讓父母大傷腦筋,在這一點上,父母和老師必須合作。老師必須向他們的學生說明家庭作業的價值和重要性以及對他們學習的幫助并將影響他們的成績和未來的發展。家庭作業有利于形成盡職盡責、獨立自主的責任感等品質。同時它還培養孩子的個人組織技巧,教孩子們安排他們的時間。
母要知道孩子的家庭作業是他和他的老師的事情。你只不過是一個助手,你的職責就是幫助孩子完成作業,不使他犯錯誤。
為了減輕這種不必要的負擔,父母們要告訴孩子,你的責任只是為他提供幫助,孩子的責任就是完成家庭作業。
頭腦靈活與敏捷之后的孩子不會再把家庭作業當作負擔,上課也能集中精力了。
在智商方面,環境的影響大于遺傳
環境特別是養父母的智商與經濟水平是決定著孩子智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