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你會丟垃圾嗎?
有一次,我坐在椅子上,邊看書邊吃奶油面包,吃完面包準備丟包面包的紙,一看垃圾桶在2米開外,一時偷懶,直接拋投到垃圾桶里,哪知只差一點就投進了,沒辦法只好起身去撿起來再丟進垃圾桶。撿完后發現地上還有奶油,又去拿紙來擦地板,再拿拖把拖一下地,前前后后進行了十多分鐘。
將這一切做完了又坐回去看書,捧起了書,想起剛才的一幕,覺得哪兒不對勁,仔細回想事情的前后,猛然意識到:自己剛開始只想偷一下懶,本來只需半分鐘搞定的事,我卻前前后后花了十多分鐘的時間。這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常做的事——想走捷徑,卻花費了更多的時間精力。
曾記得日本有這么一檔節目,講的是經營界的名人去拯救一些瀕臨倒閉的小店,那些經營界的名人參與經營后,這些小店的生意確實有了起色,當然不排除節目播出后,有些人慕名而來提高了客流量。但是,節目錄制完后,只有一小部分店還能保持錄制時的銷售量,大部分小店又回到原來的情景,繼續慘淡經營。
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呀,這些小店在有經營界名人幫著經營時,能夠按照那些名人的指點進行操作,一旦那些經營界名人離開,他們又回到原點。比如,明明要十道程序才能完成一道菜,他偏只用八道程序就完成這道菜。碗盤明明要洗七次清七次,他偏偏只洗一次清一次。這樣想省事地做,永遠也做不好,最終害的還是自己。
而那些還是按照經營界名人指點來做的店,經營依然出色,原來他們在名人走了之后,依然是該用十道程序的還是用十道程序來完成,該洗七次的洗七次,該清七次的清七次,所以他們的小店依然能保持錄制節目期間的銷售量。
那么練字有沒有捷徑可走呢?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絕對沒有。不論是毛筆字還是鋼筆字,都必須反復地臨摹、不斷地重復練習,直至你寫的字與字帖上的字一模一樣,還能與字帖上的字重合起來,并且連續寫三個都一樣才算完成。
在開始階段,從簡單的字寫起,一個字要寫一百遍,有的甚至要寫一百遍以上。這里所說一個字寫一百遍,并不是簡單地機械地抄一百遍,而是要每寫完一個都要與字帖比對一下,看看筆畫的方向、角度、弧度對不對,結構距離對不對,不對的要記住正確的寫法,至少三處,在繼續寫下一個時,就按照正確的寫法寫,如此反復地寫下去,直至連續寫出三個與字帖上的字重合為止。
剛開始寫的時候肯定很慢,但不要因為嫌麻煩而去想辦法省略這個步驟,如此,你將得不償失,到頭來什么也沒有學會,反而怪別人的方法不對。
只要按正確的方法練,效果就像復利一樣驚人,復利俗稱“利滾利”、“驢打滾”或“利疊利”,就是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復利的報酬驚人,比方說拿10萬元去買年報酬率20%的股票,大約3年半的時間,10萬元就變成20萬元。復利的時間乘數效果,更是這其中的奧妙所在。復利的力量是巨大的,印度有個古老故事,國王與象棋國手下棋輸了,國王讓象棋國手提要求,國手要求在第一個棋格中放上一粒麥子,第二格放上兩粒,第三格放上四粒,即按復利增長的方式放滿整個棋格。國王以為這個棋手可以得到一袋麥子,結果卻是全印度的麥子都不足以支付。
所以,復利正是積累的力量。
寫字只需這樣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寫下去,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寫著寫著,到某一天,你就會猛地發現,你的字寫得又快又好。就像復利一樣,剛開始很慢,越到后面就會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