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史課堂筆記5月--人性的根源/人類的遷移/文化

第九課 人性的根源

1、如何理解人性

人的本性既有先天存在的部分,又有后天發展出來的部分。

因為,人性有一部分是DNA遺傳下來的,千年不變。但也有一部分是后天自然、生存、社會、教育等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所以,我們和原始人一樣,都是人。但又生活在現代,是生活在現代環境的原始人。

2、人類的繁衍策略

我們對食物的喜愛,原因是古代的時候,生存的資源是匱乏的,所以需要大量的囤積食物,以求更好的生存繁衍。

為什么不愛吃苦的東西?因為在古代,苦的東西,大多數有毒。

所以多年以來,人類形成了一套生存法則。

但,人也有后天發展的部分,所以人通過智慧和理智,控制飲食,積極健身,這樣可以離開原始人設下的陷阱。

進化不是推翻,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一部分東西。保留著原始時代爬行腦的內核,在外面發展處很厚的頂葉和額葉部分,這樣,我們可以思考和控制本能。

3、繁衍策略對兩性關系的影響

進化的本質是繁衍,生存也是為了繁衍,所以,繁衍大于生存。

因為 雄性的繁殖策略:① 精子之間,互相PK-精子戰爭;② 雄性之間,直接PK;

本著 交易的基本原則:交易的基礎是公平,本著等價的原則進行交易。

所以,雌性的繁殖策略:① 在交配之外,再給一些附加選項(例如:財富);② 雄性變得更好看,以此來吸引雌性;③ 直接強行壓迫雌性。

人與動物的根源區別,就是直立行走。孩子不足月生存,而女性剛生完孩子又比較弱,所以需要男性提供保護和食物。男性付出的資源也很大,需要照顧老婆、孩子,擔起這個家,付出的資源,甚至大于女性。而因為等價原則,所以女性擔負起“基因更好者為王”。


第十課 人類的遷徙

1、人類的遷徙

人類最早出現于東非大草原,那里有著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

人類的居住條件需要:水、植物、海拔不宜過高,所以開始遷徙。

而人類智慧進化,與動物的進化,帶來本質的改變。

其實,就算是人類本身,各種人的智商差異并不大,差別大的地方是所處的環境,以及小時候所受的訓練。所以,人的可塑性極強。

2、人類遷徙對新大陸的影響

澳大利亞出現人類以后,各種動物短期紛紛滅絕(其他大陸也是一樣),因為動物不怕人,人對動物又沒有同理心。其實,人類保護動物的概念,是近幾十年的新思想。

但在亞洲,稍微保留下來一些動物,原因是因為人類在直立人那個階段(人類是晚期智人進化而成的,直立人在智人之前),開始圍捕動物,所以動物和人是一起進化的,所以動物對人有本能的恐懼和躲避。

補充延伸閱讀:《槍炮、病菌與鋼鐵》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十一課 文化

1、地球需要我們保護嗎?

大自然,無所謂物種的滅絕,因為它是摧毀不了的,地球也是摧毀不了的。

但,人類會在意,因為人類怕被摧毀。

2、人類文化的多樣性

已知的歷史,有很多的局限性,因為有很多看不見的東西。

那如何研究早期的人類?通過近代的歷史和現代的社會調查,去尋找原始部落,這些原始部落是怎么生存的?有什么共性?他們會怎么發展從而導致了我們的今天。

探尋的結果是:所有原始部落都不一樣,而人類的生活,反而過得越來越窄。

所以,人類根本就沒有什么理所當然的習俗。

有的是,你的選擇。你選擇過什么方式的生活?而選項本身也是無窮無盡的。

3、文化是什么

自然界給你的,都是允許你可以做的,但是,文化卻不允許你這么做。

文化的特點是封閉一部分,強化一部分。

文化的定義:一個人類的群體,在長期的應對自然和社會環境中,產生大量經驗的集成系統。

文化具有強制力,給人類選擇上帶來的限制。


第十二課? 文化與地理

1、文化與地理的關系

大部分情況下,文化與地理相關,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文化。

但是,在同樣的地理條件下,從細節上看,也會有不同的風俗或傳統。

每一個宗教,每一個風俗或傳統 一旦形成,就會覺得這么做才是對的,其他的,不對。

其實,根本沒有什么對錯之分,只是一種習慣,但習慣也可以改。

2、大腦的兩套思考系統與從眾

人類有兩個系統,一個是直覺系統,一個是復雜思考系統。

大腦運行的原則:怎么省力怎么來。99%的時候,都根據直覺系統走,但直覺有時候會給我們帶彎。

所以,人類的本能是從眾,我們喜歡用別人當作判斷是非的標準(這樣的原因是大腦的省力原則)

而且,不光人類會從眾,動物也是。

不多數情況的從眾,只是操縱我們的行為。因此,要有一個判斷力,思考一下,你的這個想法是不是別人輸入給你的。

3、動物的馴化

出現越多物種的地方,越容易出現可以被馴化的大型物種。被人類馴化的十幾種動物,大部分都在亞歐大陸,北美、澳洲和非洲南部,根本沒有。

因為這些馴化的動物可以變成武器或食物來源,給當地人帶來好處,所以當地人憑借這個優勢,去戰勝其他地方的人。

并不是所有動物都能被馴化,動物馴化也需要有條件的。它的必要條件:① 馴化的動物,不能吃太多的;② 生長速度不能太慢;③ 能夠隨意性交(無法在主人觀察下性交,所以無法大量繁殖);④ 兇猛;⑤ 容易受精;⑥ 動物能群居,有內部的社會結構,最好有頭牛、頭馬。

例子:北美的印第安人,屠殺大量大型動物,但是當歐洲人,騎著被馴化的戰馬,和他們打仗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是對手,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自作自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傳統文化研究的進展與局限 文化是一個古老的詞匯,它的淵源可追溯至古羅馬時期。兩千多年來,文化主要指西方占統治地...
    SS中閱讀 3,004評論 4 11
  • 白鶴不亮翅閱讀 165評論 0 0
  • 姓名:陳芬 公司: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盛和塾《六項精進》224期學員,利他二組學員 【日精進打卡第265天】...
    龍芬浩閱讀 167評論 0 0
  • “人生苦難重重。”——開篇第一句便直指主題,這是一條困難重重的路,向來少有人走,但若是“正確理解并接受,那么就再也...
    T0_欣閱讀 196評論 0 0
  • 今年11月由于被天天買菜做飯所累,開始給孩子做飯制定一周菜譜,馬上就察覺到訂計劃的好處,不用天天發愁做什么,...
    墨蘭七七閱讀 169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