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本書之前,更有必要介紹下作者和他的公司以及他的家族企業,因為只有了解了模式產生的土壤和運行的結果,你才會對自動波領導模式更感興趣。
關于作者——李惠森。柳傳志在序言中說道,“在堅定推行自動波領導模式多年后,惠森成為打出71桿的“最佳雇主”,這樣的企業家,確實值得羨慕。在他自己的序言中,他談到,小時候父親經常帶他參加別人的葬禮,對他影響甚大,他從小思考的更多的問題是:他的一生能給他人,給這個社會留下什么?
關于他的公司——無限極。摘錄一段數據:“無限極品牌價值在2011年達到了195.58億元人民幣(這是2012年的書,現在公司品牌價值已經達到368.89億元),居“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的第49位(現在是46位),12年來,公司的業績規模增長了8800%,我們連續兩屆被世界權威人力資源咨詢機構翰威特評選為“中國最佳雇主”和“亞洲最佳雇主”(現在是連續五屆)。
關于他的家族企業——李錦記。馬云給阿里巴巴設定的期望是存活102年,跨越3個世紀。李錦記從1888年創立到如今,走過了127年,打破了華人家族富不過三代的詛咒,李惠森先生是第四代傳人。李錦記實現了傳播中國優秀飲食文化使命,實現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
漫長的開篇結束。
讀完全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和李惠森先生促膝長談了一番,能感受到他儒雅、謙遜、嚴謹務實的風度。全書分為四個部分:介紹模式由來;自動波模式解讀;相關問題思考;講述模式背后的文化和使命。
任何事物的產生總是源于需要改變。李惠森先生當初也和大部分企業家一樣,一天工作十幾二十個小時,疲于奔命,身體狀況堪憂,然而公司的發展并不順利。那么,如何改變呢?無限極公司提出了“爽”指數為核心考核指標,讓員工爽;提出了建立高信團隊,為員工發揮潛能提供環境;提出了以公司文化吸引優秀人才;提出了永續經營,永遠創業的使命。
自動波領導模式的靈感來源于《道德經》中的“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高境界的領導是大家只知道他的存在,但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稱為“無形領袖”,正是大道無形啊!現實中大多數企業情況是這樣的:所有的事情都由管理層和CEO來決定,然后自上而下傳到到一線員工,由一線員工生產產品或是接觸顧客。如果遇到問題,就自下而上反映到管理層。在這種情形中,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管理層出于頂端,離市場最遠,最不了解顧客的需求。自動波中的管理情況是反過來的,老板的定位是服務員工,公司的定位是服務顧客,老板服務管理層,管理層服務支持一線員工,一線員工服務顧客,讓一線員工發揮更大作用,主動解決問題(詳情可參見書中“倒三角”理論)。
自動波領導模式就是讓領導讓位,讓員工上位。那么基礎是什么呢?——是信任,創造一種高度信任的氛圍。方法很多,認準目標,加強團隊信任度建設。
自動波領導模式的運行可以用一幅圖說明:
在自動波領導模式中,最受關注的是“人才”和“團隊”這兩個方面。“人才”和“團隊”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人才是團隊的基礎,團隊是人才成長的土壤。高信、高效的團隊更能激發人才的潛能,人才能更好地促進團隊的發展。通過“選對人才”、“有效授權”、“教練育才”來解決團隊對人才的需求;通過“高信氛圍”、“教練育才”、“共同目標”來凝聚各種人才,實現打造卓越團隊的目標。
在本書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7個思考問題,其實是7點補充說明,每一篇最后一段,一言以蔽之,只有深入思考這7個問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自動波領導模式。
“自動波領導模式的形成,植根于李錦記120多年的管理實踐和“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它的內容與推行又和“永遠創業”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最后,我想講講兩個文化,一是思利及人文化,出自于一幅字“修身豈為名傳世,作事惟思利及人”,就是說做事要先思考如何有利于大家,才能成事。其有三個要素:直升機思維,提升高度,從“我”到“我們”看問題;換位思考,走出“我”的局限;關注對方感受,讓對方感到尊重,取得對方認同。二是永遠創業文化,李錦記家族傳承127年,從不提及“守業”二字,只有永遠創業。其有三個行為指標:“六六七七”,凡事有六七成把握就大膽嘗試(決定發展中草藥健康產品項目時,僅僅和南方醫科大學談了1小時);敢作敢當;鼓勵創新,任何創新都有風險,但是只有坦然面對風險、勇于擔當,才會有突破。
讀完書,我想了另外一個問題,創業應該著眼于創造價值,而不是攫取利潤。企業的發展前景如何,更應該看它對于企業文化的重視程度和塑造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