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二毛:
你是夜神,總在窗簾緊閉的夜晚出現。你可以輕易地穿透我,像駐扎在床墊和枕下的千千柄手術刀。情緒,記憶,想象,恐懼,欲望,都無處遁刑。你知曉我一切隱秘和百種面具。所以我引你為知音。當你偶爾缺席,我又雜思叢生時,我便寄信予你。
二毛,最近我在想:人為什么活著?或者說“我為什么活著”這個古老、呆板卻不能深究的問題。
名。我是個貪功和奢求不朽的人。有記憶始,我就不斷幻想自己的名字出現在語文課本、家中壁畫、公園雕像和新聞聯播里。盡管笨嘴拙舌不善講演,可還是喜歡萬眾矚目時,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人去聽,自己的姿態被解讀,自己的心情被人牽掛的感覺。成績單上顯赫的排名和每次寫出好聽的旋律都會讓我短暫地觸及“名”所帶來的滿足。
可這遠遠不夠。我的野心等于地球的周長。哪怕地表人遭逢火山灰或隕石墜落死光,我也希望“有關于我”的某些東西也許是一首詩也許是一首歌能被地?;蛲庑侨怂诰颍蔀檎撟C人類的某些證據。
欲。摒除掉皇帝所肩負的責任感,我想像他一樣可以隨心所欲。“欲”在那里,手便伸到哪里,然后周圍的人與物都會竭力滿足我。我想要宜人的風,可口的食物,別致的庭院,黃昏般的家具,美好的異性靈魂與肉體。
利。點石成金。點紙成鈔。點星星成鉆石。
最懶惰和值得鄙夷的想象力,我都有。最腌臜和值得唾棄的非分之想,我也有。要不是乾坤朗朗和道德律令,我怕是個徹頭徹尾的罪人。
我現在是一名編劇。老實說,我沒有多熱愛這一行。根據觀眾的情緒來炮制故事,總會令我覺得自己是一名暗娼。我要不斷“矯正”自己的姿勢和態度以取悅他們。如果只是他們,不限定人數倒也還好。關鍵是電影愈發顯出其商品性,這里的他們就不得不指向“大多數普通人”。取審美和趣味的最大公約數,就明白為什么現在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最火的是那類型的電影。費里尼和開心麻花并列成一道選擇題下的選項,絕大多數投資人會選擇開心麻花。
但為了生活及更便捷地制造“名利”,我將自己書桌的一半裝潢成青樓。我搔首弄姿,偶爾摻雜名貴的香水練習古典歌劇,不過是變相地招攬客人。
我安慰自己,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就義無反顧地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一名誠懇的作家。編劇是締造理想的充分條件之一。我唯一敢保證的,它不是我的充分必要條件。
跟你說話,更像是在梳理自己。這么看下來,莫非我是為寫作而活著?
若是我終究寫不出一部優秀作品,難道就能因此否定我這一生?
若是我能寫出一部自己覺得配得上經典的作品,我也無法保證市場、讀者及時間會接受它。
若是我那部作品的壽命遠勝于我的肉身,那又能怎么樣?它給人鼓舞或沮喪,催人老或驕,揭露某些人性與時代之弊或美,又當如何?它能不能介入生活,穿透歷史,重要嗎?寫作重要嗎?文學重要嗎?社會,國家,世界,又重要嗎?
當人類進入算法時代,一切井然有序,“數字”填充欲望,名利這個詞及相關的同義詞、衍生詞甚至反義詞都會退出舞臺。我身上所裹挾的這些正邪想法,又當如何自處?
當地球進入衰竭期,生命俱滅,銀河腐朽,文學與肉身又該放在什么坐標尺上去處置自己?
當我們發現造物主也許只是一串數字、一顆石頭、一群螞蚱或一些類人的碳基生物或無機生物時,我們在地球匆忙碌碌追逐的一切,不過如人類俯身觀看螞蟻搬食般無趣無聊毫無審美可言。
這是一個可以繼續往上推論的命題。比如以N+1維度空間(N≥4)為價值坐標來判斷地球及人類;比如以量子或二次量子化方法去觀照我們的情欲與得失;我會很輕易地得出一個讓我困惑的結論:
人生就是虛無,名利、欲念、情緒、生命一切皆是虛無。
我排斥這個結論。我不知道原因,就是不想接受。盡管我越是費勁地去探尋人生的意義與目的,越是走向“虛無”,可承認它真的好難。
二毛,我有時寧愿自己是一個糊涂的懦夫,蜷縮在名欲的籠子里,它們起碼能讓我抬起手指頭去敲擊鍵盤。
現世只是現世該多好。你說,我不夠快樂,這該怨我知道太多嗎?
我好像什么都沒說。罷了,我去寫小說了,哪怕只是徒勞。
尹沽城
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