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各種在線培訓課程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我也報名了其中湯小小老師的寫作課程。聽的當時覺得很受用,后來我們這些同學都集中到一個群。半年過去了,從最初的大家躍躍欲試,討論熱烈,到現(xiàn)在的平靜淡定,偶爾波瀾。
當然,這么多同學中,有一些在寫作上已經(jīng)上了軌道,默默耕耘,經(jīng)常會在群里報喜,文章被大號采用了,收到稿費了,公眾號粉絲過萬了等等。我很少發(fā)言,這和本身的執(zhí)行力有關,更多的是我好像被雜事絆住了,沒多少進步,也就無可表之處。
課程是好課程,回到我們當初上學的狀態(tài),班級前五前十只是少數(shù)。換到任何一個行業(yè)也這樣,做到三四十分或及格不是太難,很多人就停留在這一步了。起點差不多,后來大家卻漸行漸遠了。
今天重新聽了湯小小老師的一個迭代版寫作培訓課程,記錄下來,算是重溫,也許對寫作感興趣的你有些裨益。
一、學會這幾個方法,助你超越80%的寫作者
1、題材新穎,觀點獨特
例1:我想結(jié)婚了。
例2:越窮的人越想結(jié)婚。
老生常談、平淡的觀點不行。
解決方案:
1、寫顛覆人們認知的東西
例如前一陣子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有很多文章出來,主流觀點是嫁人嫁夜華,大家都覺得夜華好。后來晚晴的《為什么夜華不值得嫁》,和市面上觀點截然不同,這篇文章顛覆認知,閱讀量很高。
2、方法相反,肯定某些理論
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比如周沖《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
結(jié)婚門當戶對重要。《好的婚姻就是看家世》。
對的人早點遇見VS對的人要晚一點遇見。
3、寫爭議性話題
有爭議性就有話題,比如咪蒙關于休學助理文章。要吸引大家評論、轉(zhuǎn)發(fā)。絕對正確的話題不討巧,比較平淡不受歡迎,好比老實人不受歡迎一樣。有爭議也是一種交流。
不要相信靈感和天賦,要講方法。
二、文章質(zhì)量
1、文章結(jié)構(gòu)
想要吸引讀者看下去,要在內(nèi)容上下功夫。結(jié)構(gòu)簡單,邏輯清楚,這才是好文章。能廣泛傳播的都是這種簡單結(jié)構(gòu),故事+故事+評論。或者就是解決一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過程。比如《致賤人》的結(jié)構(gòu)。很多文章都是這種結(jié)構(gòu)。越簡單越便于傳播。
寫文章是否一定要有很強邏輯性?結(jié)論是不一定,方法是實實在在的。
1、故事
多角度切入,盡量讓故事跨度大一些,不要集中在一個點,三個不同角度故事,總有一個能認同。沒有哪一篇文章適合所有人,要找準自己的受眾群。
3、設置懸念
長篇小說設置懸念比較多。短文也是需要懸念的。初寫者的文章為什么看不下去,想打瞌睡。因為沒有任何懸念,一開始就兜底。在自媒體時代,文筆不是特別重要。
設置懸念方法:
1、整篇文章都要留點懸念,不要一開始就交代所有事情,要循序漸進,慢慢把自己觀點講出來。很多觀點需要用故事去引導。有很多同學在寫書評前三段就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
2、講故事設置懸念。大多數(shù)人喜歡看故事,講好一個故事非常重要,大多數(shù)人喜歡故事。
3、結(jié)局留懸念。
4、原因按下不表,留懸念。比如兩個人鬧離婚,就是不告訴讀者為什么要離婚。
三、知識點
干貨類文章基本都具備這個屬性,能讓人學到東西。大家要善于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比如育兒專家,寫育兒類文章;金融從業(yè)者,寫投資理財類文章。如果職業(yè)實在沒有優(yōu)勢,可以通過讀書來彌補,比如讀心理學,寫文章少量運用心理學知識,更有深度,不是一般情緒宣泄。用輸出倒逼自己輸入。包括早期的金庸和瓊瑤,還有張嘉嘉,一看到開頭就知道是誰寫的。要找到自己的敘事風格。
文如其人,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不停的強調(diào)這個風格。
適當插入一些金句,便于傳播。很多作者用加粗的方式突出金句。金句來源:1、原創(chuàng) ,多看名人名言。2、改編名人名言或別人的。
? 二、怎樣源源不斷寫出好文章?
沒有靈感,我有什么辦法?靈感很縹緲,根本靠不住,方法是長久的。需要源源不斷的選題。怎么選擇選題?
有哪些選題是我們可以寫的?
一、常規(guī)選題
1、俗稱靈感,沒有具體規(guī)劃,想到什么寫什么。有些不新穎不擅長,要放棄。
2、從書本上尋找。學到東西,開拓思維,找到選題。最典型的看書寫書評。觀點認同或不認同,寫一篇文章出來,或者某句話,讓你若有所思,醍醐灌頂,可以寫篇文章,或者某個故事,讓你覺得特別有意思,靈光一閃想出某個故事,都可以寫出來。書中自有選題。
3、從生活中尋找。
很多同學說閱歷少。生活中開心和不開心的,我們遇到的奇葩的、厲害的人或事,都可以寫下來。很多人沒有隨時養(yǎng)成選題習慣。要從生活小事挖掘,不要覺得小事不值得一提。小事更容易引起讀者共鳴,大家看到很親切。比如咪蒙寫的都是小事。因為這才是生活常態(tài)。
4、身邊的人或事
很厲害很勵志的事例。鄰居、親戚、朋友等等。生活中處處是選題。
二、熱點選題
熱點是流量擔當,讀者也比較喜歡,也比較容易過稿。寫作就是輸出自己的價值觀。熱點選題是必不可少的。
追熱點渠道:
1、看新聞,啟發(fā)和靈感。熱點生命周期短,盡量快。
2、看微博熱搜,但要有所選擇,選和自己定位相符的話題或者爆炸性的話題。
3、看別人文章。有人速度特別快。一些名人文章本身就是熱點。
三、系列文選題
1、結(jié)合熱點,寫一系列文章。
2、干貨類。成體系的寫成系列文。每個角度就是一篇文章。
三、如何給自己定位?
是不是在一個領域深耕比較好?要考慮自己擅長和目的。梳理一下自己擅長什么?情感類、親子類、干貨類等,在一個領域深耕下去,就有自己的品牌。如果一開始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各個方向嘗試一下。
寫作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希望是賺錢,有的是希望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在某個領域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有人寫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怎么尋找資源?怎么利用資源?怎么讓一篇文章賣更多錢?
1、報紙和雜志。覺得被上稿才真正被認同。紙媒和網(wǎng)絡不沖突。紙媒非常火的時候,一篇文章發(fā)幾百個報紙雜志上,增加曝光量。
2、公眾號。給大號原創(chuàng)首發(fā)有稿費,增加曝光量。
3、其他的平臺。這是寫作者最好的時代。能賺錢的事情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要知道每個平臺的特點,要在平臺發(fā)展,要研究平臺推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