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的你也許有和我一樣的困惑、迷茫,分享一下這半年成長路上的故事
有一部分人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且也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還有一部分人,雖然醒悟的遲,但是學習力很強,有爆發力,于是也能很快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大部分人或一直不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么,或學習力不強半路上放棄了,或各種現實原因放棄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向現實妥協
自己是在畢業后幻想破滅時,突然不想再在幾年后依然過著自欺欺人的生活后,開始想去遵循自己的內心去過想要的生活,我知道自己不想按照父母的意愿在家鄉考一份所謂穩定的工作,于是選擇考研,想給自己一些時間去真正學一些東西,卻發現研究生生活不似自己所設想的那樣,開始迷茫,焦慮、失眠、哭伴隨了自己兩個月,不知道該如何前行,報了很多課程,卻發現越學越焦慮,因為發現自己是一張白紙,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但是依然選擇前行
今天的自己,對當下有的更多的是滿足感,雖然依舊不知道未來自己會選擇什么樣的職業,但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不斷的學習
去年開始讀書,曾經的自己是不讀書的,開始讀書只是讀,不輸出,讀了20多本后,開始學著怎么輸出,于是買來關于如何閱讀的書,看完之后依舊不知道自己該用哪種方法,試著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輸出,卻發現畫出的思維導圖只是書中作者的思維,不是自己的,看到很多人寫讀后感,于是自己也寫,不過也只是壓縮書中的內容,也試過拆書,但不知道該如何拆,在做了各種嘗試之后,現在的自己在讀書時會摘錄書中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或者有相同感悟的句子,這樣在寫讀后感時,不是只有作者的內容,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悟以及自己的一些反思,而且自己在讀書時會發現一些類似的觀點在之前讀過的文章中也出現過,于是可以整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東西,之前報過秋水老師的知識管理,卻發現對自己沒有多少用,因為自己的知識還沒有積累起來,所以也談不上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構,現在才知道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是什么意思
雖然關于如何讀書的書有很多,但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也許是自己比較笨,沒有學會別人總結出來的方法,但是走著走著,發現路會越來越清晰
雖然自己現在依然是閱讀小白,才讀了50多本書,卻發現自己和一年前的自己有很多的不同,閱讀讓自己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遇到問題不再自怨自艾,而是看到很多的可能,讀書,讓你在歷史、現實、虛空中來回穿梭,然后發現自己生活的更多可能
現在的自己在情緒不好時,依然可以拿起書,也許會看上幾頁之后就會豁然開朗,從而不讓情緒左右自己太長時間
現在的自己不會焦慮,把自己放在當下,不再焦慮自己沒學會的東西,只是去學,只是去享受學習的過程,由不知道到知道到行動到反思,這個過程很奇妙
最近看了俞老師的兩本書《愿你的青春不負夢想》《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還有一些演講,講到最多的是不要害怕失敗,不要自卑,不要讓害怕本身阻礙你前進的步伐,不要放大自己的弱點,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縱然失敗,更加出彩Ever tried, ever failed. No matter, 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
現在的自己還有些自卑,不敢大聲說話,不敢當眾發表自己的觀點,有很多事情想等到自己成長到一定階段再去做……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問題,送給成長中的我們這句話: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們克服了恐懼,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才能成長,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