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不再 房企加班蓄客 國慶黃金周多地樓市慘淡
住房投機面臨"釜底抽薪" 樓市金九銀十恐難現
北京樓市黃金周遇冷:成交降6成 有樓盤零成交
……
看到這些各大網站新聞頭條你就知道今年的傳統樓市黃金周到底是有多慘。
當國慶撞檔中秋,史上最長黃金周就出現了。但與各景區的人山人海截然不同的事,在“銀十”的前七天,一二線熱點城市的售樓處、房產中介顯得冷冷清清。業內人士認為,政策收緊、房企推盤節奏減緩、購買者觀望情緒加重等是十一假期樓市降溫的原因。
樓市黃金周的慘淡節前調控
國慶假期前一周,多地紛紛加碼樓市調控。西安、重慶、南昌、南寧、長沙、石家莊、武漢、無錫等城市發布樓市新政,迎來一波小規模調控潮。除了西安、武漢外,梳理這些城市調控措施的重點不難發現,“限售”是最重要的選擇。
據相關媒體整理統計,不包括港澳臺,在內地31個省市區中,18個省會城市(包括直轄市,直轄市中天津尚未限售,上海去年已經對企業限售)皆對商品住房上市流轉時間有所限制。目前,12個省會城市(或首府城市)尚未進入限售大軍:太原、呼和浩特、長春、哈爾濱、合肥、武漢、昆明、拉薩、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
對剛需的保護,或是越來越多城市選擇限售的原因。今年4月、5月,一線城市紛紛上調首套房房貸利率,并有逐步向二三線城市蔓延的趨勢。媒體評論其會“誤傷剛需”。廈門大學金圓研究院理事長戴亦一當時認為,金融機構不應在房貸政策上“一刀切”,應區別對待各種購房者,從而支持購買首套房剛需客戶的積極性,防止房價“大漲”的同時,也要防止“大落”。
據分析,即使現在在限售城市購買新建住宅,可能最早也要到2021年才可能再上市交易。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限售明顯打擊了投機投資需求,降低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屬性,影響了炒房者短期獲利的可能性。“對于加杠桿的投資者來說,風險越來越大”。
多個熱點城市黃金周成交大跌
這個黃金周,除了北京樓市成交慘淡外,全國多個一二線熱點城市成交量也同比大幅下滑,創2014年來的新低。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黃金周前6天,多個熱點城市樓市成交出現了明顯下滑,新房和二手房網簽數據平均同比跌幅達到了8成(部分城市網簽數據暫停)。其中,上海前6天新房網簽量為147套,同比去年同期的665套下跌了78%;南京前6天新房網簽量為312套,同比去年同期的844套下跌了63%。
專業人士預計,今年8天黃金周將給熱點城市10月數據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熱點城市10月份成交數據均將創年內最低,甚至低于春節月。
樓市降溫明顯 房價或將面臨下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僅購房者在觀望,很多樓盤也處在觀望中。據了解,南京限購限價政策中,政府對南京地區新房銷售價設置上限,南京多區域出現二手房價比新房價高的現象,多數樓盤處于觀望期,并不打算在政策收緊時進行銷售。某樓盤工作人員坦言,目前該樓盤可能暫停銷售。
“降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原有購房政策較緊的城市繼續提高了二次購房或首付的比例,對購房者壓力較大。”專家表示,其次,從 房企推盤節奏來看,預售證管控較嚴,使項目預售面臨很大壓力,整體市場樓盤較少,也造成市場降溫。這種降溫現象或許會倒逼部分房企后續在價格上有所調整。
從房價方面來看,某研究中心研究報告指出,一線城市預售價格管控仍將從緊執行,在市場持續供不應求的大背景下,一線城市房價走平的可能性更高。二線城 市房價將持續分化,成都、武漢、杭州等市場依舊供不應求的二線城市可以參照一線城市,房價將以“穩”字當頭。西安、海口、沈陽、長春等新晉熱點二線城市, 隨著炒作氛圍逐漸消散,難以支撐房價持續過快上漲,預計四季度房價面臨回調。三四線城市中的熱點城市面臨政策調控的幾率大大提升,一旦政策基調生變,投 資、投機性需求難以為繼,房價必將面臨顯著下調。
那現在還能買房嗎?
雖然現在政策非常嚴格,但如果你有想買房投資,在有資格、經濟條件的條件下,仍然可以在一二線及環一線城市有學區、靠地鐵的市區買,不過要做好長線持有的準備。
如果你是剛需,那還是那句話,別猶豫,只要資金充足,就趕緊上車吧。
但是,不論是剛需還是投資,都一定要量力而行,把杠桿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否則不僅沒賺到錢,還可能會死得很慘。
要時刻記得,房地產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人口聚集及變化趨勢,在經濟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短期內很難有太大變化;土地供應也很難會大幅變動,相對而言,短期內資金松緊對房地產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