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幸存者》, 教人應該如何做一個男人。
《無聲告白》,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的作品,開頭第一句話我一直記得“莉迪亞死了”。很細膩,很揪心,看到一家人的冷暖。
《月亮和六便士》,如果你找到自己的熱愛,就放手去做吧,何時都不晚,別人說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馬上開始,然后堅持下去。
《當我們在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它影響了我的睡眠,第一篇故事就讓我做噩夢。明明都是生活瑣事,卻讓人倍感挫敗。在卡佛筆下感受到的,是常常用來形容海明威的“冰山手法”,情緒在不多的形容詞里流竄,像一個空蕩蕩的房間,站在里面就很悲傷。
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當屬《簡·愛》了,第一次讀它應該是小學六年級時(那會兒是我讀書的高峰期),當時就被簡·愛獨立、不卑不亢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所打動,后面又讀過好幾次,每一次讀都有不一樣的體會。但直到今天仔細想來,原來她早就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種子,讓我一步步走近她,直至成為現在的我,也會在婦女節這天說出“我是婦女我驕傲”的話,些微有點精神潔癖但依然對愛情充滿期待。感謝簡·愛讓我認識了更真實的我。
影響最深的話,首先想到的是《霍亂時期的愛情》,因為里面講的“誠實的生活方式其實是按照自己身體的意愿行事,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讓自己一路成長很多,而真的論深的話,應該是深烙在童年的《哈利波特》系列了。
最近印象最深刻的書是馬爾克斯的《世界上最美的溺水者》,好像有點符合當下紛紛擾擾的熱點:男性為了愛情可以拋棄一切,女性為了自己卻可以拋棄愛情;最好的魔法師為他的敵人建造了一座最雄偉的陵墓,然后讓他在棺材里不斷復活。「永遠都不要測試人性」
印象最深的書《紅與黑》,講述的是后拿破侖時代一個小人物為了躋身上層社會的掙扎之旅,書的最后,當所有的榮華與野心煙消云散,是情人的眼淚與愛人將主人公斷掉的頭顱放在膝上的吻,久久在腦中回映。
《源氏物語》,一部中古時期的宮廷生活繪卷,從政治博弈到男女情事都有極精彩的闡述,許多觀點在千年之后也毫不過時。作者心思之深細、筆力之深刻都令人驚嘆。我的人生之書。
最喜歡的是《擺渡人》。看完全書,我驚佩于迪倫的勇氣,在荒原上面行走隨時可能被惡魔抓走,但她卻越走越勇敢。她做的這一切是為了早日與崔斯坦匯合,執著于愛。愛給了她勇敢前行的動力。最喜歡一句封面上的 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我的存在是因為你需要我。
沒有人喜歡《國境以南太陽以西》嗎?有人說這是村上寫作的退步,但是我卻覺得很多句子不錯。比如“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