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號稱男人的天堂,納西男人在家琴棋書畫煙酒茶,飛鷹走獸曬太陽。然而納西女人要在烈日炎炎下干農活,背著一個籮筐上山采藥。
在納西人看來,男人干活,女人會很沒有面子,所以納西女人是絕對不允許自己的男人去做家務的,很多活都不允許男人插手,不是男人強迫她們勞動,而是她們強迫男人不勞動。
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說起這個原因,我就給大家擺個長的龍門陣了。
麗江,一個小茅屋里,一張不大的床上,女子依偎在男子的胸膛,喃喃的說著:“阿哥,我好舍不得你”。男子說:“阿妹,我愛你”。沉默了一會兒,男子看了看窗戶,說:“天快亮了”,女子從胸前掏出一塊綠色的玉放到男子的手里,看著他說“平安歸來”,男子堅定的說“等我。”
男子起身走出了門,女子已是兩淚縱橫,門外的男子咬著牙,拂去了眼角的淚珠。
男子騎著一匹瘦馬,帶著一只瘦猴,身上勾著一只銀碗和一支匕首。背著六十篦的普洱茶。
男子慢慢的向前走著,回望了一下家門口的那古井,古井旁邊的那棵老樹,以及老樹下那滿眼不舍的妻子。決絕地回過頭,融入幾百人的馬幫中,上路了。
康藏,地處高寒。這里的人需要茶葉,用以防止燥熱。而內地,需要大量的騾馬用于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攜帶著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器皿,同他們交換騾馬、毛皮、藥材。
從麗江去往西藏拉薩。
道路險峻,右邊峭壁,左邊深淵。道路狹窄,寬不過尺。食物缺乏,人困馬乏,有人有馬跌落山崖。
氣候也是十分難受,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的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臘,學狗爬。
然而難得天公作美的日子,土匪橫行,盡管馬幫也配有武器,殊死戰斗,財物保住,但也傷亡累累,人心也惶惶。
就這樣,男子堅定的隨著馬幫走上了這條艱難的道路。
……………
春去冬來,女子每天農作結束后,都會來家門口的老樹下遙望著遠方的山,等待著阿哥的回來,
終于有一天,女子聽到遠處銅鈴聲傳來,放下手中的農具,來到了村頭,她看到了馬幫回來了,她好興奮。
看到一個一個的男子從她身邊走過,可是還是沒有見到她的阿哥,她有些著急了。
當最后一個從她身邊走過的時候,還沒有見到她的阿哥,她有點慌了。
女子找到了馬幫頭,詢問她的阿哥,馬幫頭看到她,慚愧的低下了頭,從懷中取出一塊用布包裹的玉遞給了她,說道“不用等他了,他有新的家庭了,你找個好男人嫁了吧”
女子拿著玉,還是那塊玉,默默的走回了家,她怎么也不會相信,她的阿哥是那樣的人,于是還是每天都在夕陽的時候,在那棵老樹下等著,還是遙望著遠方,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一天女子不再年輕,
有一天馬幫頭走馬幫回來,看到這個女子還在等待,心中甚是愧疚,走上前,拿起煙斗,狠狠的抽了幾口煙。慢慢的說道:“你家阿哥其實并不是移情別戀的,那年,那天,從西藏回來,路過老君山的時候,出現了土匪,土匪人好多,你家阿哥站在橋前,一人當關,萬夫莫開,為了給我們拖延時間,犧牲了。”,他臨死時掏出懷中的玉,讓我們交給你,“今生無以為報,但愿來生再續”。
女子聲淚俱下,回憶起以前的和阿哥的種種往事,又加上疾病纏身,她倒下了,淚水流干變成獻血,那塊玉一半被染成血紅,手中的玉摔成了兩半,飛出一只紅色和綠色的鳥。
雄性的為紅色,謂之“翡”,雌性的為綠色,謂之“翠”。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在《感遇》一詩中寫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樹林”,意思是名叫翡翠的這種鳥在南海之濱筑巢,雌雄雙雙對對棲息于叢林之中。
每每想到這里,我的心中才有一絲的安慰。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凄慘的愛情故事,就把翡翠作為感情的定情信物。
所以在麗江的各種習俗當中,每逢重大事項皆有饋贈玉飾的習慣,有新生兒降生的時候,孩子的長輩就會贈與一塊翡翠平安扣栓紅線給小孩帶上,祝福并保佑孩子平安成長。
在女兒出嫁時母親會褪下自己手腕間祖傳的玉鐲送給女兒,作為嫁妝。因為玉鐲象征著吉祥圓滿,象征著包容,中國人有句話“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家傳的玉鐲經過幾代人的滋養更是極富靈性,傳給后人也就把祖先的福分和祝福也帶給了子孫。
而當老人去世,落下最后一口氣的時候,云南很多民族都會把玉放入老人口中,讓老人含玉而歸,這樣便能平安地到達天國,享受美好的生活。
納西族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也多為玉佩。蘊藏著“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