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發憤的草莓
這是兩三年前未為人母時的拙作。
雖然看起來那么幼稚,滿滿都是回憶。
那時候,還沒有小屁孩纏著。一坐可以是幾小時,完全進入心流狀態,漸入佳境,物我兩忘。
拿著畫筆在本子上涂呀勾呀,全神貫注在一張白紙上。看著這雪白的表面被自己賦予生命,說不出有多么甜蜜。
畫畫這事,從小就很喜歡,在青少年宮上學過幾次課。
幼兒園時,別的小朋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畫出來歪歪扭扭的,我已經可以很輕松地繪出流暢的線條,涂以過渡自然的色彩。上小學后,學校里凡是有畫畫興趣班的,總會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后來,學畫畫這事就黃了。
心里有個小小的夢想是長大當畫家,但沒多久就沒打壓:當畫家沒飯吃。而我又是個吃貨,所以還真信了。
現在想想也知道,家里是怕我“不務正業”,把學校里的功課搞砸了,所以出此一招。
但喜歡畫畫和涂鴉這點,倒還是習慣。有白紙在手,偶爾也會寥寥幾筆,勾勒幾個讓自己開心的圖案。
最近不知怎么,發現到處刮起了畫畫風,去到這個群也有人分享如何畫畫,去到那個公眾號又有教簡筆畫的,遂又激起了那顆心。
翻出這些拙作,一幕幕場景又浮想眼簾。細細一看,自己喜歡的格調就那么幾種。
1.彩鉛寫實
有人物、花卉、動物、食物
2.彩鉛卡通
3.水彩筆系列
4.POP畫
5.原創生活記錄
最喜歡的是這幾張,都是原創。有和老公去外面的旅游記錄,有生活中的五格漫畫,還有送給朋友的結婚禮物,充滿個性化元素,特別有紀念意義。
看著以前這些小作品,對繪畫又有新的感受——“一畫頂千言”。
有時候拼死拼活寫了幾千字描述哪個地方多美多驚艷,不如幾支畫筆把它濃墨重彩地呈現在眼前,給別人一場視覺盛宴,多感官刺激和共鳴,看者還不需要像讀文章那樣耗費腦力。
文字有國界,繪畫卻沒有,像音樂和體育一樣,可以和更多人分享。
畫畫也有釋放自我的效果。畫著畫著,那些惱人的情緒就會煙消云散。
對重拾畫筆又怦然心動了。可是......
沒時間?
——見縫插針,每天5分鐘也行。
沒靈感?
——誰說一定要畫完整的作品,零零碎碎的素材也可以。
沒工具?
——利用活頁本,隨身攜帶,化零為整。
沒用途?
——為自己而畫,開心就行。
給自己設太多障礙,便難于繼續上路。
而這是當年心中的夢,是小時候欠下的畫畫債。
那就拿起畫筆,走起!走起!走起!
圖文|發憤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