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羊。
原來一直認為自己是特立獨行的,現在看來并不是。看到身邊的人做什么,我也要去做什么,同伴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我并不獨特,相反一心追求世俗。
在我定下這一學年的規劃時,計劃簡單而充實,畢竟是最后一年學生生涯,我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安排時間,不用再來迎合各種標準。幸運的是開學后的幾個月,工作很快定下來了,而且是我心中想要的工作。中途的假期安排了一次旅行,回到學校后課業壓力比較小,自己也沒有找工作的壓力,特別舒適。但一回頭,發現同學都在各個知名金融機構實習,有拿了幾個offer去實習的,也有為找工作去實習的,大家有的去投行,有的去做行研,還有去基金公司的,看看自己將要的去公司,頓時覺得一點也不高大上,我開始猶豫了。之后,一起上課,聽到他們交流實習經歷,看著他們風風火火充實的生活,一點點糾結起自己是否過的太過安逸。再之后,偶爾會被問起最近在干什么,會被勸說去實習爭取留用,建議我去試試券商,那里適合我。于是,我坐不住了,我也想有高端的實習經歷,我也想多一個工作offer,我也羨慕他們豐厚的薪水,我也要努力變成別人家的孩子。
接著,我瘋狂地投遞著簡歷,發現實習并不好找,起碼對于我來說。欽佩同學輕松找到實習,而我大概投遞了50封簡歷,面了3次試,才找到一份實習。然后,我成了和他們一樣的人。出入精英云集的場所,在資本市場上『叱詫風云』,擁有一個充實的生活。可我清楚地明白背后的代價,每天三個小時通勤時間,隨時隨地加班聽候老板的安排,看電腦看到視力驟降,身體出現異樣,沒有時間做課業的預習復習,就連作業也是抄別人的,沒有實習薪酬,每天為了上班付出的凈成本大概在80元錢。對了,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沒有說,我期間還有一門很重要的考試,準備半年了,實習前已經到了沖刺階段。
寫到這,真覺得自己挺傻的,是一只徹頭徹尾只會跟著羊群走的傻羊。其實,我父母一直反對我去實習,他們鼓勵我享受大學生活,但我偏不。大約實習快一個月的時候,我快崩潰了,每次除了實習,我就要復習考試,而且現狀是實習成了我的主業,而學業和考證倒成副業了。我開始不清楚自己到底為什么來實習?我工作找好了呀,又不求老板留用我;我根本就不是那種在乎錢的人,即使券商的工資實在是高。是欲望,是不甘。我不甘心,我比被人差,我不甘心我走出校園后比別人賺的少,我不甘心我不能去高大上的場所而別人可以去,我不甘心別人可以迅速走向成功而我要在基層累積很多年,我更希望聽到別人說[你看那個誰誰,之前找到那么好的工作都沒去,畢業去了金融機構,公司都搶著要咧]。
于是,我便一直陷入是辭掉實習還是繼續實習的兩難中,一直到6月3號那天。我在考場,看著手上的卷子,這時離考試結束還有一半時間,但我已然想交卷,很明顯大多數題目都不會做,而且又是那種多花一點復習時間就可以做出來的題,看著旁邊奮筆疾書的人,我又開始羨慕別人了。最后考官清點試卷時,我在草紙上寫到:"失去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收獲的除了知識,還有更多的教訓。盲目從流的教訓,意志不堅的教訓,浮躁功利的教訓,忘卻初心的教訓。教訓即意味著失去,半年的備考,一個月的沖刺,即將半途而廢的實習,一個可以到手卻沒有到手的證書。"考試結束第二天,我便提出了辭職。老板也沒有說什么,原來我只是可有可無的人物。
現在的我壓力依然很大,馬上面臨著三門期末考試,卻得從頭開始預習。我還是沒有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畢業之后依然且只能去之前定好的公司,一切仿佛回到了原點,不增不減,但又變了太多。我不想再做一只羊,我要成長為一個人,不必成為別人眼中的誰,只愿成為眼中的自己。好吧,我承認以后看到同學去了投行什么的,可能還是會心里咯噔一下,但不許笑,我保證我會一直進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自一只羊的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