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真相》
一線科學家深度解讀癌癥,用真相終結恐慌。
適聽人群
所有人
專業解讀人
蔣玉航。博士畢業于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藥學院,現于耶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從事腦瘤相關的納米給藥技術研究。
你將獲得
跟癌癥相關的因素是什么?
怎樣預防癌癥?
未來抗癌的方向是什么?
書中金句
最關鍵的是,能夠通過可靠渠道全面地獲取科學信息,同時抵制住偽科學美妙謊言的誘惑。
心情好才是真的好,免疫系統好才是真的好!
大自然很神奇,經常給科學家帶來驚喜,我們在她面前永遠是無比幼稚的。
精華筆記
癌癥是什么?
我們的身體大概是由十萬億個細胞組成的有機整體。這些細胞有著不同的形態和功能,壽命的長短也各不一樣。
在細胞自我復制的時候,它所含有的遺傳信息都會被抄寫成兩份,然后通過細胞分裂產生兩個新的細胞,每一個新細胞都繼承了老細胞全套的遺傳信息。作為一個整體,可以說一個人壽命的延續全靠他身上細胞的自我復制。如果新細胞誕生的速度比老細胞死亡的速度慢了,我們就會開始衰老,器官逐漸衰竭,走向生命的終點。
一個細胞什么時候需要復制,什么時候需要停下來,什么時候需要死掉,都需要非常精細的調控機制來約束。如果有細胞能夠無休止地復制,那是很危險的。事實上,人體里確實有可能產生這樣的細胞,醫學上把它們叫做腫瘤細胞。而腫瘤細胞生長到一定的階段,就有可能發展成癌癥。
什么能導致細胞的自我復制過程失去約束呢?答案是基因突變?;蛲蛔冎傅氖羌毎麖椭谱陨淼臅r候,負責記錄遺傳信息的基因,變得和原來不一樣了。如果相關的基因發生了突變,細胞的復制就會失去約束,這些細胞也就變成了腫瘤細胞。
在我們的體內,每天都會產生一些潛在的腫瘤細胞。因為細胞復制的工作量非常大。要復制的信息越多,就越容易出錯??倳幸恍〔糠旨毎袡C會成為腫瘤細胞。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出了問題的細胞會觸發一個自我毀滅的機制,或者被免疫系統識別出來并清除。
在我們的兩萬多個基因里面,目前只發現有一百個左右的基因與癌癥直接相關;而在這一百來個基因中,又至少需要有三到四個基因同時發生突變,才會導致真正的腫瘤細胞的產生。這樣綜合下來看,我們全身的細胞每復制一次,引起癌癥的概率其實并沒有很高。
影響患癌癥幾率最顯著的因素是一個人的年齡。年齡越大的人,細胞累計分裂的次數就越多,復制出現差錯的機會就越大,經年累月之后也就越容易產生腫瘤細胞。與此同時,老人的免疫力比年輕人要弱,清除腫瘤細胞的能力更低,綜合下來,癌癥發病的概率就更大。
從這個角度出發,很多結論都變得容易解釋了。人體不同器官里的細胞復制的頻率是不一樣的。腦細胞幾乎從來不復制,而小腸壁表面的上皮細胞每一周就要復制兩次。那么腦部產生原發腫瘤的概率自然就比腸道里小很多。除了自然生長的需要,細胞復制還一定會發生在組織受損傷需要修復的時候。那么我們身體里面越經常受到損傷的器官,比如肺、腸和胃,細胞復制的次數就越多,也就越容易產生腫瘤細胞。
從年齡的角度來說,要想保護自己遠離癌癥,我們首先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保護自己的每一個器官,盡量減少它們受到的損傷,讓它們盡可能少地發生不必要的細胞復制,從而“保持年輕”。可以說,這是我們平時就能夠養成的最好的防癌習慣了。
從另一個角度講,遺傳因素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上癌癥的風險。在相同的條件下,某些人群患癌癥的概率確實是高于同齡的其他人,甚至會有小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就患上癌癥。通常是因為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攜帶了致癌的基因。遺傳因素影響患上癌癥的風險,還有另一種情況。這類人群修復基因突變的能力比正常人弱。這個情況不會直接導致癌癥,但是會使他們的細胞每次復制時殘留下的基因突變數目大大增加。
最后,患癌癥的風險還和免疫系統息息相關。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有著識別和清除腫瘤細胞的能力,這個能力隨著我們的年齡變大而逐漸變弱。
癌癥怎么治?
治療癌癥最方便的策略其實是無視病因,直接用毒藥或者物理手段殺死癌細胞?;熀头暖?,大多數都是在這個原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熓侵甘褂镁哂锌拱┕πУ幕瘜W藥物進行治療。而放療是指直接利用高能量射線打擊殺死癌癥細胞的治療手段。它們是現在癌癥治療的主流手段,由于治療策略都是直接殺傷,所以它們殺傷的機制對于癌細胞和正常細胞是沒有差別的。
癌癥治療面臨的另一個嚴峻問題是抗藥性。很多抗癌藥物在一開始都有不錯的效果,但對延長患者的壽命卻沒什么突破。這是因為癌癥會復發,經常在最初的療程結束幾個月后就又卷土重來。復發的癌癥比原發的更加兇殘,而且最初的治療方法往往對它不再有效。
現代抗癌藥物的發展歷史其實并不長。從20世紀初到現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間,癌癥藥物開發這個領域已經經歷了三次大的革命。
第一次是1940年前后開始出現的細胞毒性化療藥物,現在絕大多數臨床使用的化療藥物都屬于這一類,他們的共同機制是殺死快速分裂的細胞。但是這些藥物沒有辦法區分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它們經常會對生長旺盛的正常細胞產生殺傷作用,造成嚴重的副作用。
第二次革命是從2000年前后開始臨床使用的“靶向治療”藥物。這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不是單純的殺傷細胞,而是通過改變細胞內部的生理過程,選擇性地只對癌細胞產生作用,而不影響正常細胞的生長。這樣一來,患者就可以接受比較高劑量的藥物,而不必擔心嚴重的副作用了。
第三次革命就是最近非常熱門的免疫療法了。比起傳統的化療藥和靶向治療藥,免疫療法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它作用的對象是免疫細胞,而不是癌細胞。免疫療法的目標是通過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癥,而人類免疫系統是非常靈活多變的。所以這個技術在理論層面上基本解決了癌癥抗藥性的問題。
策劃編輯 | 陳艷
音頻編輯 | 陳子夫
播音 | 張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