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kindle里面收藏了太多的書,此書就是一本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一時興起將其收藏的,光看書名還以為是一部心靈勵志類的小說,沒想到竟是包含人生、哲理、財經(jīng)、政治的集大成者。自然,在看本書前我對作者也是一無所知,到后面越看越覺得作者不是等閑之輩,便去維基了一下:吳曉波,就是那個《激蕩三十年》和《跌宕一百年》等著作及紀(jì)錄片的作者,他的《大敗局》被評為‘影響中國商業(yè)界二十本書’之一。一路走來,吳曉波親身經(jīng)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幾十年,并深入其中,握其精髓,無論書中哪一篇文章都讓我感覺仿佛身臨其中,無法自拔。
其實(shí),這部作品從形式上來說是一篇文集,“把生命浪費(fèi)在美好的事物上”只是這部著作其中一篇的標(biāo)題,作者從人生談到家國,談了幾個人,仿佛談了幾千年。他不僅經(jīng)歷過,而且還和很多成功或曾經(jīng)成功的人士聊了很多事,歷史的沉浮中升華出自己的理解。其間的內(nèi)涵可能也只有自己能體會。我想,一個知識分子,姑且這樣稱呼自己,想要在浮躁的社會中,必然得有自己的一片精深田地,可以入世,但不能拋棄一個知識分子的道德、心境、理想。
當(dāng)然,另一方面,有人讀書的目的就是當(dāng)前對自己有沒有用。客觀地說,書的前面一份主要講一些雞湯,中間以及后面的部分才是全書的內(nèi)涵所在,從敘事中領(lǐng)悟不同的人生。
看完這本書,我也忍不住想去看作者其他幾本書,光從書名上就感覺是我目前思想境界還未能企及的,所以暫時,放下,等我繼續(xù),沉淀。
最后關(guān)于“把生命浪費(fèi)在美好的事物上”這幾個字,我一直很喜歡。中考的時候,閱讀理解,大意是“珍惜那些浪費(fèi)的時光”,兩個主題其實(shí)如出一轍。生命中總有好多的事,我們很喜歡,但是這些事可能無法給我們帶來直接的價值,所以很多人盡量選擇回避自己所喜歡的,而不得不接受自己不喜歡的。我一直不希望成為這樣的人,因?yàn)檫@樣子活著,真的好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每晚拿出kindle,擺上一杯清水,就這樣,靜靜地看,這一刻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靈魂終于跟上了你的身體。
語錄
其實(shí),人生如草,活的就是“從容”兩字。
這一生中,你遇見怎樣的人,然后有機(jī)會成為那樣的人。
我們對這個世界還是這么好奇,我們還有舍棄一切的勇氣,即便手中的黃金變成了砂礫,但若放手出來,空掌仍能握鐵。
你看,我們對這個世界還是這么好
你看,我們對這個世界還是這么好奇,我們還有舍棄一切的勇氣,即便手中的黃金變成了沙礫,但若放手出來,空掌仍能握鐵。還是邱兵同學(xué)說得好:“我只知道,我心澎湃如昨。”
自由是世俗的,它不在空中,不在別處,它就在地上。作為一個讀書人,你能否自由地支配時間,你能否自由地選擇和放棄職業(yè),你能否自由地在四月去京都看櫻花,你能否自由地與富可敵國的人平等對視,你能否自由地抵制任何利益集團(tuán)的誘惑,這一切并不僅僅是心態(tài)或勇敢的問題,而是一種現(xiàn)實(shí)能力。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時代、每個家庭的年輕人都有權(quán)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未來。所以,如果你僥幸可以,請千萬不要錯過。
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好東西,其實(shí)都是以無比寂寞的勤奮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時光。
金錢讓人喪失的,無非是他原本就沒有真正擁有的;而金錢讓人擁有的,卻是人并非與生俱有的從容和沉重。金錢會讓深刻的人更深刻,讓淺薄的人更淺薄。金錢可以改變?nèi)说囊簧瑯樱艘部梢愿淖兘疱X的顏色。 把金錢當(dāng)對手和敵人的人,將一生為金錢而煩惱;而把金錢當(dāng)朋友的人,將獲得金錢給予的歡樂和平和。成為金錢的奴隸,或?qū)⒔疱X視為奴隸的人,都無法與金錢平視對坐。
花開在眼前/已經(jīng)開了很多很多遍/每次我總是淚流滿面/像一個不解風(fēng)情的少年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