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一個很絢麗了舞臺,只要你有出色的才能,只要你愿意展示自我的風采,都可以在這里的聚光燈下獲得獨屬自己的掌聲。
可是,問題就出在我究竟可以拿出什么給別人展示?因為這么多年我好像除了學習什么都不會。多可怕,就連學習都不是最出色的。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我踏入大學校門,多才多藝的同學一下子如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一邊驚嘆大學生活的多姿多彩和同學們的多彩多藝,一面不覺自慚形愧。倒是沒有慚愧到不可見人的程度,可是心里就是會有隱隱的羨慕和遺憾,淡淡的,不痛不癢,仔細想想卻總覺得有些心虛。
恩,應該是一種心虛,我們被時光偷走的十幾年時光究竟是干了些什么?為什么覺得到了大學覺得是一個新的開始,卻好像又輸在了起跑線上。
對,很多東西我不會我可以去學,只要我愿意,大學四年,我會學會很多東西。可是有些東西一開始就錯過了,比如說初入學校給大家認識你的機會,比如精通一種才藝的那種自信與泰然自若,比如那些需要時間磨煉才能具備的氣質。
我知道,有這樣的感覺并不是只有我一個,也會聽聞有的人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為什么我媽這么多年不讓我學個什么呢?”
是啊,為什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沒有讓我去學習某一項才能呢?這樣此時此刻站在這個需要展示自我的舞臺上我不會誠惶誠恐,不會有這種還沒開始就已經有了要輸的感覺。
說什么都沒有學過這是不公平的。因為小的時候也是學過一些東西的。很小的時候學過一年的舞蹈,大一點畫過一年的畫,后來學過三年的乒乓球,再后來學了一年多的書法,但是沒有一樣東西是始終堅持下來的,什么也懂一點點皮毛,卻始終登不上大雅之堂。這就像狗熊掰棒子,一邊掰一邊丟,以至于最后什么收獲也沒有。
這讓我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一面想要想要展示自我,一面又自覺底虛覺得自己身無一技之長。我是一個口是心非的人,嘴上說著與世無爭,內心其實也向往煙花與掌聲。換言之,我是一個膽小怯懦的野心人。
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撐起自己的野心,這是一件讓人極其羞愧而又痛苦的事。
我時常在想,要是我小的時候父母能夠多管管我,讓我能夠始終堅持一個興趣愛好并把且做的很好,情況會不會不一樣?我想,會的。
家庭教育也是自我成長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通常都帶著我們家庭的烙印。小的時候媽媽會很支持我去學一些東西,但是媽媽缺乏原則要求,對于這些她總是由著我的性子。而爸爸,原本應該是一個家庭很有原則的人,卻是狹隘的,我想他根本就意識不到這些對于一個孩子成長的意義,因為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學習乒乒球的某一年期末考試并未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爸爸把之歸過于乒乓球,要求我放棄。
也許缺什么就會向往什么,我是覺得父母對我缺乏一種強制力的教育,所以我沒能在我應該堅持的時候堅持下去,但是曾經有一個土豆對我說過她很難過那些被強制剝奪愛好的歲月,她丟掉了喜歡的畫筆,丟掉了心愛的小提琴,丟掉了自己的藝考夢,她覺得自己被管的太多。
其實,我們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因為父母觀念的局限,折掉了原本可能會飛翔的翅膀。因為在有一些大人們覺得飛不飛得起來沒那么重要,會走路才是最安穩保險的方式。
其實現實中的很多東西都是束縛,除了父母自身認識的局限,還有金錢,生活環境等很多不可言說的生活痛處。我們從一出生,確實就已經站在了不同的高度。
會時常會看到這樣的報道,當代的小學生負擔苦不堪言,除了上學,周末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培訓班,處處透露著對這些家長的批判。可是成長至今,我卻覺得這些家長良苦用心。小的時候是學東西最自然,和時間最充裕的時候,錯過了就難再找回來。我想只要不是那種變態到要求孩子十八般武藝都要精通的程度,這樣的做法是可以被理解的。那些小時候的一點點辛苦,卻可以換來長大后的一種從容不迫。小孩子也許當下不解,會不愿意,但是日后總會感謝自己的父母。
就像我一個很好的朋友,鋼琴彈得很棒,我曾問過她,小時候是否排斥過學習鋼琴,她說小的時候不想學,長大了卻深深愛的上了這樣的樂器。看她彈琴時陶醉的模樣,我想她應該是感謝父母在她小的時候讓她學習這樣的樂器的。不僅僅是因為這給了自己的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可以取悅自己,enjoy ourselves!
三毛小的時候,她的爸爸逼迫她學鋼琴,她一開始很是不解,但是爸爸對她說:要她學鋼琴并不是鋼琴本身,而是要她懂音樂,這樣當有一天父母不在自己身邊了,音樂可以排遣憂傷。
音樂排遣的不僅僅只是悲傷,能夠排遣憂傷的也不僅僅只是音樂。我想可以是繪畫,可以是舞蹈,也可以是書法,甚至像是這樣寫下自己想說的話。
我想我們是需要這樣一項才藝,可以帶我們遠離生活中的煙火與嘈雜,從而在喧鬧的人群中獲得內心的片刻寧靜與淡然的。
說這些并不是去責怪父母,也不是想去埋怨環境。
對于父母來說,他們把我們撫養長大,已經把他們認為的最好的給予了我們,盡管他們給予的對于我們未必是最好的,可是這樣的心意世上難能有二,我們不能辜負。
對于環境,我想我已經過了自怨自艾的年紀,也自覺人與生俱來就有必須要承受的東西,我們必須要去接受,憑著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那些別人擁有的東西,我們憑借自己的努力也終會擁有。
這一篇在某種程度上是我寫給爸爸的,因為想分享這樣一種成長的心情。最近和妹妹交流,她有想學書法的想法,但是本身也比較貪玩,所以不太愿意去花費時間去學。而爸爸對此也沒有明確表態,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媽媽在的時候,妹妹一直在學鋼琴,但是媽媽不在了之后這件事也就這么不了了之了,如果能一直學下來,現在應該很棒了吧。總覺得我的成長他已經錯過了很多,我不想弟弟妹妹長到我這么大也有我這樣的遺憾。
不是埋怨,只是遺憾:爸爸媽媽,為什么你們不曾逼著我去學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