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失眠警訊及早治療恢復自身心靈健康
一早醒來全身無力疲憊不堪,心中懊悔昨晚的失眠和晚睡。腦海里不斷想著上班和家里瑣碎要面對的壓力,心不甘情不愿的起床,卻發現無法好好的思考,也沒有活力整天的工作。吃完午餐昏昏欲睡,想要小憩一下或是喝杯咖啡,又擔心晚上睡不著,造成失眠的惡性循環。在床上翻來復去睡不著覺的感覺很難受,于是到了深夜,把電視或網絡當成是自己的好朋友,想要讓身體疲累才去睡覺。今天還在煩惱的事,明天的工作,像是一臺放映機一樣,直到躺在床上,還是不停在腦中不斷重復放映著這些無法馬上解決的事情。
失眠對一個人身心的影響是那樣的深遠且廣泛,甚至影響到全身都不對勁,工作效率低落,身邊的親朋好友也都能感受到患者的脾氣變暴躁,患者本身也覺得憂郁、記憶力下降。對自己的睡眠狀態不滿意或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或清晨早醒等情形時,通常稱為「失眠」。失眠有生理、疾病、藥物及飲食等因素,許多失眠患者也容易導致焦慮,期許晚上一上床就能睡著,卻不如所愿。
人的大腦皮層的神經活動有興奮與抑制系統,白天腦細胞處于興奮狀態。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息,進入抑制狀態而想入眠,待休一夜后,又自然轉為清醒。失眠和頭痛一樣,是醫學上最常出現的抱怨之一,只是一項身心疾病的表面癥狀;也可能只是單純的失眠癥,因此詳細的臨床評價和診療是很重要的。失眠在許多人的認知中,是一種「神經衰弱」,或是「心理反應」,這些概念都可以部分的解釋失眠的原因。失眠很早就被認為是一種「心身癥」,無論有無身體疾病的因素存在,都會摻雜某些心理和行為的因素,而導致失眠的持續或惡化。
其實失眠患者最常抱怨的問題是起床后仍然感到嗜睡與疲勞,失眠癥患者可能會被那些癥狀所苦,通常并不只是單獨的一項,而是同時有下面敘述的一些癥狀這些常見的癥狀包括有:白天精疲力竭、疲勞,記憶力的問題容易發怒,難以集中注意力,晚上難以入睡經常醒來,睡眠無法令人精神飽滿蘇活。失眠所造成的一些后遺癥還包括有增加發生憂郁癥的機率、發生心臟血管問題的危險、長期倦勤怠工的情況、醫療資源的消耗、行為障礙、影響工作表現、降低職業產能與職場安全性。在精神科的診斷當中,睡眠是一項很大的學問,然而很多民眾更加關心的絕大部分還只是在失眠睡不著覺身上,以及失眠所伴隨而來的緊張焦慮,工作不專心、效率低落、情緒暴躁不安,而不是教科書上復雜的專有名詞跟病名。
一個主觀上良好的睡眠,可能是許多人尋尋覓覓所追求的,卻好像無法獲得,這個在農業社會中一項在簡單不過的事情,或許連「事情」都談不上的生理反應,簡單到跟吃飯一樣的動作,在現代人的身上似乎變成了一項沉重的負擔。隨著現代人的壓力增加,在身心科的門診中,焦慮癥和憂郁癥狀是造成失眠最常見的原因。而現代人日常生活的壓力或環境的變遷也會透過情緒反應和后續的行為而導致失眠。
透過對潛在身心疾病的評價和診治,壓力處理和情緒調適,以及認知行為方法的練習,都有助于克服失眠的困擾。至于一些失眠的非藥物方法如下:
維持規則作息,按時上床入睡及起床,即使睡不好,也要按時起床。
不要強迫自己入睡,如果躺在床上超過30分鐘仍然睡不著,就起床做些溫和的活動,直到想睡了再上床,但是記住不要做過于激烈的活動看太過刺激的節目。
嚴格限制在床上的時間,白天不能碰床。
維持舒適的睡眠環境:適當室溫、燈光、少噪音及舒適床墊。
避免使用床或臥房為其他睡眠的活動場所,如看電視、打電話、討論事情。
下午后避免喝咖啡、茶、可樂、酒及抽煙。
為了避免夜間頻尿影響睡眠,晚餐后少喝水及飲料,睡前上廁所。
睡前小點心和熱牛奶有助睡眠,但不宜吃太飽。
每日應規律運動,睡前宜做溫和及放松身心活動,如泡熱水澡、肌肉松弛及呼吸運動。
每日應有規律及充滿活力生活。
睡眠誘導。聆聽平淡而有節律的音響。
藥物上的幫忙在某些時候是必要,過與不及的使用安眠藥物對于失眠患者是弊多于利,長期而言反而造成患者的痛苦。
現代的藥物跟早期比較起來安全很多,如果在專業精神科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成癮的可能性并不高,甚至可以很快的處理失眠,讓工作效率提升,情緒穩定,反而有利于失眠的情況好轉。輕忽失眠問題,延誤治療黃金時機,耽誤了正常的心理健康,非常得不償失,盡快及時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幫助,才是上上策。
此文為看點(天使寶寶聊健康)原創內容,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