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爸原創:不要以為幼兒園寶寶不懂事,我們做父母的2不該!】
最近,淘淘的外婆生病,做了切除手術。對于不滿五周歲的淘淘來講,這個事情潛移默化中,她好像也明白了什么。
生老病死
淘爸之前用繪本也給淘淘講過生老病死,生活中領她看蟲子,帶她看樹,擺弄家里花的葉子,淘淘對枯萎,生命等一些詞也都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
淘淘第一次認真深刻的發問,是我陪她在電視點播看《大魚海棠》中椿問爺爺關于死的情節。椿問爺爺:我們也會死嗎?爺爺回頭說:那當然了,生死有道。然后,爺爺摸著椿的頭說:爺爺的大限要來了。椿撲到爺爺懷里說:我不想爺爺走。爺爺安慰椿說:傻孩子,這是自然規律。
淘淘看到爺爺說了上面那段話,她就似懂非懂地問我:爸爸,我們也會死嗎?淘爸跟她說:會,但是需要很長很長時間。淘淘想了想又問我:爺爺胡子頭發那么長,是不是快要死了?大限是不是就是死?淘爸想轉移這個話題,就敷衍她說:爺爺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對了,快看后面的!淘淘被轉移了注意力,也沒有再說什么,就繼續看了。
淘淘的圈套
淘淘現在說話有時候會婉轉的問問題,而實際上就是個圈套。比如有一次,奶奶做的炒飯,他們吃了一會兒之后,淘爸上桌了。淘爸狼吞虎咽地吃了幾口,然后淘淘就問我:爸爸,飯好吃嗎?我隨口說:好吃呀!淘淘笑嘻嘻的把她的飯碗推給我,說:那都給你吃吧!然后,爺爺奶奶哈哈大笑。淘爸一臉懵然!奶奶笑著說:這個家伙,她剛才說不好吃,我說必須都吃完。然后,淘爸就記住了淘淘當時那副笑瞇瞇的表情。
從那次以后,淘淘每次出鬼點子的時候,淘爸只要看到這種表情,就會非常謹慎地答對淘淘,小心自己又中了淘淘的埋伏。
第一次對話
這次,外婆做手術,白天的時候,淘淘和淘爸有了下面求知的對話。
淘淘:外婆為什么要開刀?
淘爸:外婆年紀大了,生病了,醫生要求做手術。
淘淘:年紀大了,生病就要做手術嗎?
淘爸:生病不論年紀大小,要看生病的情況,聽醫生的意見是否去做手術。
淘淘:那年紀大了,就會死嗎?
淘爸:所有人都會從嬰兒像宸宸那么大,然后再像你這么大上幼兒園,然后像多多哥哥那樣上小學,然后像大月姐姐讀高中,像浩天哥哥讀大學去工作,然后像爸爸媽媽這樣再結婚,再生寶寶,然后再像姑姑那么大,再像外婆那么大,再像姥姥(太奶)那么大,然后年紀再大就會死了。這都是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的,都是很正常的,就像花兒要開,開完也會枯萎一樣。
淘淘:爸爸,那你老嗎?
淘爸:不老呀!你像大月姐姐那么大,爸爸就像姑姑那么大;你像浩天哥哥那么大,爸爸就像外公外婆那么大。
淘淘不做聲了……
第二次對話
過了兩天后的晚上,淘淘臨睡前和淘爸有了這段眼眶濕潤的對話。
淘淘:爸爸,我要和你說件事嘍。
(看著淘淘的表情,淘爸第一反應是淘淘又要下圈套了。)
淘爸:好的,你說吧!
(我謹慎地等著淘淘的圈套。)
淘淘:爸爸,我想好了,我還是不要長大!
(淘爸有點發蒙,這哪跟哪呀?)
淘爸:為什么?
淘淘:因為我長大了,你就老了,你老了,你就死了。我不想讓你死!
(淘爸聽到這里,心里最柔軟地方一下子就被擊中了!)
你可知道?淘淘平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我要快點長大,要像爸爸那么高,我要自己夠樹葉。我要長大,開粉色的汽車。我要長大,自己去買東西……
【長大——淘淘現在最想實現的夢想!】
【淘淘想了兩天說出了:我不想長大!】
兩個不該
第一,不該錯過!
孩子纏著我們很可能就是這幾年時間,如果輕易放過,親子關系又是一般,真的很可能是將來求著她理你。
(想起去年淘爸和朋友聊天,談到二寶出生后搬過來和我們在一起,因為淘淘很懂事,把她送到比較好的封閉學校。——真是羞愧!)
第二,不該業余!
時代給我們更多的機遇和可能:在生活上,我們做的更精致;在工作上,我們做的更通透;在興趣上,我們做的更專注……可是在育兒上我們卻顯得那么業余,而且育兒不像其他是不可逆的!
【讓我們做父母的,更專業!】
【更珍惜,陪伴孩子的時光!】
【淘爸原創:轉載請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