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心平氣和,與自己在一起時,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應該為自己而活,去追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為其他人消耗太多精力,守住自己的心,全力以赴做好自己。
但當老公晚歸、指責我的育兒觀、抱怨我做得不好、或對我不聞不問,當看到別人夫妻倆出雙入對而自己一人帶著孩子……各種委屈難過憤怒情緒涌起,自己將豎起尖刺,開始對老公抱怨指責,讓事情惡化!通過學習,相比以前好很多,但習慣性的互動模式還是經常讓關系受到傷害,自己陷入內耗不得幸福!是我擁有的讓自己幸福的意愿不夠強烈嗎?因此,我擁有的讓自己幸福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記得那次在上班途中,我忘記帶手機就試著背《逍遙游》來打發時間,背到“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自己突然悟到,三餐而反、宿舂糧、還是三月聚糧,這都是行動,都是有適莽蒼、適百里、適千里這些方向為前提的!自己一直碌碌而為,行動一直有,但卻總是很茫然,為工作而工作為生存而生存,是因為沒有遠在千里外的方向呀?反問自己,我的“適千里”在哪呢?心中冒出答案:我要做內在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什么的優雅女人,哪怕那時是老女人也沒關系!內心清晰、有方向感后,內在力量一下子增強,自我權重感明顯提升,一下輕松很多!
是呀,我擁有讓自己幸福的意愿嗎?我擁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嗎?我愿意為自己的幸福赴以全力嗎?這是面向生命的問題!值得我不斷地拿出來拷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