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話,覺得很好。
絕不在非戰略性機會點上消耗戰略性資源。
作為管理者,這也許是一種工作思路。
說到戰略性資源,縣支行管理者能控制的戰略性資源有什么?
我覺得有十大戰略性資源:人、財、物、職務、崗位、專業技術、考核、精力、時間,人脈。
應該以管理好這些戰略性資源為切入點,尋找好單位發展的戰略性機會。
人: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提升匹配度;通過溝通調動積極性——提升效率;目標引領——提升凝聚力;團隊建設——提升協作水平;有效的培養輪崗——提升個體素質。
財:用好每一分錢——財務質效;用對每一分錢——財務監督;用活每一分錢——優化決策。
物:申審購領管廢(申請-審批-購買-領用-保管-報廢),加強六個環節決策、程序、監督、痕跡資料管理,確保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職務:晉升通道——制造稀缺性;能上能下——保持先進性;梯次結構——確保延續性;嚴格管理——提升戰斗力;提升績效——增強吸引力。
崗位:崗位職責——合理分配;崗位輪換——穩健略快;崗位協作——團隊氛圍;關鍵管理——高度重視關鍵崗位關鍵時點關鍵環節管理。
專業技術:鼓勵考——高處評——盡量聘——導向正。
考核:導向要正——目標要明——標準要細——程序要嚴——結果要公——效果要實。
精力:管住重要的事——關鍵的事——敏感的事——緊急的事——棘手的事——易錯的事。原則:重要而不緊急的事——重點關注(成效均出于此);重要而緊急的事——立即做好(錯誤多出于此);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降低標準;緊急而不重要的事——完成即可。
時間:增加人員——增加可支配總時間;提升效率——提升單位時間生產率;延長工作時間——以工作結果為導向的自發性加班;減少空閑——不要讓任何人無事可做。
人脈:對上通——對下嚴——對內和——對外活。
以上是作為一個管理者可以掌控的十種戰略資源。
而作為管理者更重要的是制定戰略目標的智慧,和能夠發現戰略性機會的敏銳,以及將戰略性資源用于戰略性機會的行動力。
按這樣的思路進行管理,結果應該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