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筆試面試經驗分享有一段時間了,好些考友向我咨詢文章中提到的筆試和面試筆記。由于工程量巨大,猶豫了幾天才決定開始整理,做成文字稿,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你.
我參加過幾次結構化面試,以往總是處在一個中等水平,怎么都沒辦法突破到第一。現在看來歸根究底就是懶,總以為報個培訓班和考友們一起練習就萬事大吉。殊不知,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因此,我轉變思路,以全新的備考方式準備結構化,10天的全力以赴換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我是以該崗位筆試和面試區第一的成績,而且是在競爭對手有本校代課老師的情況下考入深圳某高中。
這篇經驗分享可以幫助你少走許多彎路,也希望你可以早日上岸,脫離考海。本文分為兩部分,一是什么是結構化面試;二是如何準備結構化面試。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點贊,讓小姐姐有動力繼續分享哦~
一、什么是結構化面試?
結構化面試是指面試的內容、形式、程序、評分標準及結果的合成與分析等構成要素,按統一制定的標準和要求進行的面試。
在結構化面試中,不僅面試題目對報考同一職位的所有應考者相同,而且面試的指導語、面試時間、面試問題的呈現順序、面試的實施條件都應是相同的。這就使得所有的應考者在幾乎完全相同的條件下接受面試,保證面試過程的公正、公平。
在結構化面試中,考官的人數必須在2人以上,通常有5-7名考官。針對每一個測評要素,結構化面試有規范的、可操作的評價標準。從而使每位考官對應考者的評價有統一的標準尺度。應考者的面試成績最終是經過科學方法統計出來的,去掉眾多考官評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算出平均分,再根據權重合成總分。
總而言之,結構化面試具有試題固定、程序嚴謹、評分統一等特點。
二、如何準備結構化面試?
考官需要在考場待一上午甚至一整天,聽著考生們一遍遍地答同一套題。所以當考官也很辛苦,越是到后面越是無感。大部分人答題內容要點差不多,那怎么樣才能脫穎而出,讓考官們聽著不膩還為你打出高分?
如何亮出我的美?又如何叫醒考官的耳朵?這就是我們備考結構化面試首先要思考的問題。那么我們一起來想象一下,如果我是考官,我喜歡什么樣的答案?我會為什么樣的考生打出高分?請把你的答案寫下來,然后以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那么我來和大家說說結構化面試中我們要注意的幾個要點~
1.?得體的儀容儀表
儀容儀表對于教師這個職業很重要,在面試中我們要顯示出教師的氣質和風度,穩重而自信。那么首先,我們需要提前準備好“戰袍”。一套得體的套裝會顯得端正、精神煥發。(男士一般都是穿一套西裝,女士也可以選擇簡單大方的著裝)其次,最好畫上淡妝,這樣不僅顯得有氣色、凸顯自我,還能表示出對考官和對考試的尊重。
2. 恰當的面試禮儀
面試是面對面的交流,面部表情是一個人情緒情感的“晴雨表”。因此在面試過程中我們應該保持得當的禮儀表情:要面帶微笑,眼神傳達出溫柔、真誠的感覺。
此外,面試中應注意一些禮儀動作,主要包括:
(1)走進考場,步伐應勻速、穩健,然后選定合適位置站定,面帶微笑向考官問好“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鞠躬;
(2)視情況而定,看是坐著還是站著答題,根據主考官指示走到指定位置就坐或者站立挺直,主考官念完題后,面帶微笑致謝“謝謝您的提問”,然后說“請允許我思考片刻”;
(3)思考后答題,“考生思考完畢,現在開始回答第一題”,直到答完最后一題;
(4)面試結束后向考官致謝、鞠躬,然后走出考場。
3.全身散發著自信
在整個面試過程中,不管是從我們的表情、動作還是聲音,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傳遞出我們的自信。答題中,我們需要適當地和考官們進行眼神的交流,我們的眼神是堅定的,我們的動作是自然的不扭捏不做作的,我們的聲音是有力的、洪亮的。因此,在平常練習中,我們可以對著鏡子練習,練習走路、微笑、動作、表情、眼神,用心去糾正。不斷暗示自己,老娘就是自信。即使不夠自信,也得裝得自信。
4.內容!內容!內容!
很多考友會問,結構化面試太難準備了,完全摸不著題,那能提前準備什么呢?這也是我之前的困惑,但是這次狠下心來發現可以準備的不少呢。因為畢竟是考老師,結構化面試一定是和教育教學相關,那么我們可以歸納教育教學考題主題,然后從幾個方面去充實這些主題。我的做法如下:
(1)歸納教育教學主題。如激發興趣、學生主體、設計活動、激勵賞識、習慣養成、因材施教等.
(2)根據這些主題去準備名人名言和好詞好句。比如習慣養成這個主題,我積累的名人名言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不盡給你帶來的利息”。
再比如因材施教這個主題,我積累的名人名言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培養教育人猶如種花木,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育,這叫‘因材施教’。”以及“每個學生都是一本精妙的書,每翻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3)補充教學中的實例。一味講理論會顯得空洞、無味,加上教學中的實例不僅更有說服力還會顯得你是位有智慧的老師,給人感覺你在日常教學中也是這么做的。那么我們要根據選定的主題寫好我們認為最合適的實例。
(4)將以上三個方面組成一篇篇300字左右小短文,有主題、有名人名言、有具體教學實例,然后經常熟讀,熟到能背下來。這是為了在考場中能迅速從腦袋中提取相應的段落。附上兩篇我準備的小短文:
以習慣養成為主題的小短文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不盡它給你帶來的利息。”由此可見,好的習慣,可以受用一生。因此在教學中,我很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比如閱讀課上,我經常發現學生有很多不良習慣,例如閱讀時愛發出聲音或者一遇到生詞立馬停下來查字典,這些習慣都非常不利于學生整體把握句子、文章的意義。因此我常督促他們閱讀時要默讀,并一口氣閱讀完,即使遇到難詞難句也不停頓,以免打斷思路,影響速度甚至扼殺興趣。
但好的習慣需要堅持。人貴有志,學貴有恒。堅持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才可能換來成功,學英語也一樣。
學習英語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培養了良好的習慣還要鼓勵學生要有恒心,兩者相結合才是學好英語的法寶。
以因材施教為主題的小短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培養教育人猶如種花木,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育,這叫‘因材施教’”。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由于學生們的成長環境、興趣愛好等各不相同,他們的需求、發展方向和接受能力都是有差異的。因此,我們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并因材施教。
比如布置個性化作業,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和成長。在學到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單元wildlife protection,我布置的作業是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總結歸納課文。有的根據思維導圖復述文章,有的情景表演了三個場景,有的繪制了一個圖文并茂的的海報。這樣一來,孩子們不僅收獲了知識,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鞏固升華了所學。
因材施教會讓我們發現每個學生都是一本精妙的書,每翻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5.練習歷年真題
整理該區往年真題,精心準備每一道題。我基本會按照以下步驟整理屬于自己的真題答案:
(1)搜索與題目相關好詞好句、名人名言,而且是我喜歡我認可的。你自己認可很重要,要不然沒法說服自己。名人名言和好詞好句的作用是錦上添花,切忌不要一個勁兒地堆砌,要不然顯得嘩眾取寵,過猶不及。
(2)搜索與題目相關的教育論文、文獻或者教育文章。我不是那么有文采,因此每道題我都會根據題目中的關鍵字在網上搜索相關的教育論文、文獻或者教育文章,將里面好的句子、好的表達、好的段落進行摘抄整理成答案。這個過程中我也閱讀了大量的文獻、論文和文章,看似只是把精華提取出來,實際上是一直處于熏陶狀態。因此我的建議是切忌當腦子里面沒什么輸入的時候自己一個人瞎琢磨,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比較狹隘、干巴巴。當然也可以去和考友討論,不過我首推自己去借鑒網上優秀論文、文獻和文章。
(3)補充教學中的實例。和上面第4步一樣,例子很重要,但不需要每道題準備一個例子,準備到后面就會發現幾個不同主題的例子我們可以重復使用很多次哈哈哈。
(4)總結答題思路。在準備真題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有些題可以歸納在一起。比如我們英語會考如何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我是一起準備,這種類似的題就可以準備好萬能開頭和結尾。我一般答三個要點,這四項技能我的三個要點都是一樣的,分別是重情趣、重積累和重習慣(或者感悟)。通過自我歸納,可以大大減少記憶負擔,而且能在考場上反應更加敏捷,迅速提取要點的關鍵字,然后自己邊答題邊補充邊潤色。
6.一定要開!口!一定要不斷開!口!練!習!
這是最重要的環節!!!前面5個步驟都準備好后,無論是名人名言、好詞好句還是我們準備好的小論文和真題,我們都要一道道地拿出來對著朋友或對著鏡子練習。心里想的永遠是心里想的,所以一定要模擬考場氛圍,拿到題后思考后就開始答題,即使中途卡殼、結巴也要堅持到最后。不管怎么說你都是能說下來的,畢竟這些前期工作已經做足了。小短文和真題一定要反反復復練習,練到脫口而出,嘴巴比腦子還快一步那種地步。大家可以對著鏡子練習,看看自己答題的眼神、表情和小動作,需要修正的地方一定要盡快改正。答題時,我們的聲音要洪亮、眼神要堅定、面帶一些微笑、語速適中、不急不躁。
這段時間一直在整理,也讓我回想起備考的日子,時而信心十足、時而懷疑人生。現在回頭看,非常感謝那段痛苦而充實的日子,也感謝沒有放棄的自己。相信在備考中的你也一樣,不是說備考的知識點很難,而是備考的過程很難,內心的煎熬遠遠超過知識點本身。整個備考過程是痛苦的,但是一定會讓你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