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生中最讓人覺得迷茫的事情莫過于尋找人生的意義。
很多書里都說,人生最終的意義在于“利他”,也就是讓自己能對別人,對世界有用。
這種觀點乍一眼看上去太過雞湯,但細細想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你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能沒有很多人能夠有堅持活下去的勇氣。
許多人都有目標,卻不知道樹立這個目標的意義。
就像理財和投資,我們都知道自己有什么樣的收益目標,但更多的困惑可能在于達到這些目標是為了什么。
有人立下新年目標——早起。只因為覺得這是個好習慣。于是他堅持早起了3年,但3年后的某一天,他突然不愿意早起了。因為他始終不清楚早起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么,很多時候早上起來他甚至不知道用這些時間來做什么。
這樣的目標就是沒有意義的目標,既不能讓自己主動覺醒,持續完成,也不能給自己帶來持續的好處。
就像我們理財投資一樣,掙到錢是為了什么?探索清楚這個意義,才足以推動自己達到目標。
如果新年的時候用10分鐘寫下一年讀50本書這樣的目標和計劃,卻看不到這樣做的具體好處和方法,那么這個目標就顯得非常單薄。
單薄的目標無法支撐我們度過一年,甚至一個月。
我投資的目的不是為了買豪宅豪車,我對這些東西并不感興趣。
我投資的主要意義在于讓自己能夠有一天對自己不愿意的東西說“不”,給自己多一條路。
比如,不因為缺錢做自己不愿意或違背自己內心的事情;不因為缺錢而產生對家人、對朋友的虧欠;不因為缺錢而讓自己的短暫一輩子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