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觀點來自詹姆斯《心理學原理》,《心理學原理》是西方重要的哲學、心理學經典文獻之一。我深感認同。
一些有所成就的人,大概都是嚴格執行此道理的人,平庸的人缺乏這種自律。
知乎里有一個帖子:為什么我這么胖還是無法下定決心減肥?為什么我早上起不來床?我該怎么改變自己?排名第一的答案那個女孩曾經體重最高峰值到達230斤,曾花了1年多的時間,減到了120,簡直是天翻地覆的改變。中間有一張配圖是她在健身房各種受傷流汗的照片合集,圖片描述說:每次都跟水里撈出來的一樣,受傷和生病也沒有終止過訓練,除非我爬不起來了。
沒有減過肥的人大概無法體會這是多么艱難的一段過程。我有過一段減肥的經歷,我并不是太胖,減肥是為了給朋友當伴娘,希望能穿上小一號的伴娘服。我采取的方法是早上跑步加不吃下午飯。因為我還要上班,只能早上6點就起來跑步,跑四十分鐘后要回家沖澡換衣服準備去上班。剛開始那兩天還是很興奮的,6點的時候路上行人和車輛都不多,城市剛剛蘇醒,來到環城公園,先拍照發朋友圈昭告天下:我從今天開始跑步啦!
一星期之后鬧鐘就開始叫不醒我了,想到自己還要上班,還要爬起來跑步好辛苦,再睡一會兒好了。這一睡常常就直接起來上班了。
再說不吃下午飯這件事,真的是對一個吃貨最大的懲罰。我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下班后買點好吃的,邊吃邊看會綜藝節目放松一下。在決定不吃下午飯了以后,這個念頭更強烈。每天下班后我腦袋里的兩個小人都要狠狠打一架,在走過我家樓下小吃街的時候我也爭取做到目不斜視。然并卵,肚子餓的時候真的什么都做不下去,只想沖下樓去買吃的。實在管不住自己吃了之后,又安慰自己,今天是最后一天,從明天開始好了。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那些整天嚷嚷著要減肥的人從來就沒成功過。而真正瘦下來的都沉默的熬過了那些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
導演李安有過六年無所事事的時光,失業在家當家庭婦男,整理家務,照顧妻兒。要是一般人大概會因此被生活磨平。可是李安在這六年里,依然在堅持大量閱讀、大量看片、埋頭寫劇本。六年的蟄伏,李安最終成為當今國際影壇聲名最盛的華人導演。看李安的作品,不緊不慢,平淡之中透著張力。這六年的磨練可見一斑。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面臨的誘惑非常多。就拿閱讀這件事來說,我們這個時代的媒體以娛樂為導向,綜藝產業發展迅速,社會上都彌漫著浮躁的氣息,還有多少人會在夜里捧起一本書,進行嚴肅閱讀。
看看簡書上的熱文,只要是圖書推薦類的,常常閱讀量不低。可是我們真的會攢下這些書單去細細品味嗎?還是贊過放過?
能夠來簡書寫字的青年人,大多數有著自己的目標與生活態度。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天都能認真對待我們熱愛的事物,那么經過漫長的時間積累之后,他都能成為他所選擇行業里有所成就的那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