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楊康死的那一年才20歲。
20歲的生命,過于年輕,還是不折不扣的“叛逆”窗口期。
20歲的奧巴馬抽煙酗酒過著一段荒唐的日子。
20歲的普京放棄練柔道決心考大學。
20歲的馬云三次高考后被杭州師范學院勉強入取。
說明
第一叛逆是需要成本的;
第二叛逆并不決定今后人生的走向,叛逆之后還是可以逆襲的。
楊康是有足夠的資本的,既有小王爺的身份,又聰明機警,外貌俊美、氣質卓絕,簡直就是大金國的國民老公。
而且楊康還是胸懷大志之人,他既想當馬上皇帝又想做武林霸主。他曾對歐陽克說,帶兵打仗固然是國家大事,可如果自己有一身真本事,無論王爺還是平民,別人都會敬你三分。
什么意思涅?意思是說我雖然現在替我爹打工,燃鵝,我的終極夢想是自己創業,做自己的CEO。
所以對于楊康而言,追求武林至尊的夢想遠勝于做大金王爺的沖動。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沒有鐵槍廟那晚的遭遇,楊康會不會成功逆襲,實現武林至尊的夢想呢?
2.
完顏洪烈曾經對楊康說過這么一句話,以后我是李淵,你就是李世民。
敲黑板——問題就出在這句話上!
這句話有三層意思。
第一你這輩子啃你老爹就足夠了;
第二只要你對我忠心,將來我的都是你的;
第三你就不用想著自己創業了,我們手牽著手向前走。
可見完顏洪烈對楊康抱有很大期望但又是溺愛之極。
燃鵝,對于楊康而言,這句話的只有一層意思:叫爹什么都會有的,請那么多家教報那么多培訓班都不及叫我一聲爹。
所以楊康內心肯定是糾結的——靠爹吃飯就行了,我真的還需要那么拼嗎?真的一定要憑借武功出人頭地嗎?如果夏練三九冬練三伏天天打卡人生豈不是失去很多樂趣?如果閉關修煉數載的話我的人生最愛念慈跟人跑了怎么辦?
現實更是殘酷地告訴他:武功高不如小弟多!
———比如丘處機和師弟那么牛,但被完顏洪烈手下打的毫無招架之力,眼睜睜看著楊鐵心夫婦自殺而亡。
———比如梅超風學會了九陰真經,不過也是被完顏洪烈手下生擒活捉。
更不要說郭靖了。
所以說,楊康注定了學不好武功,更成不了武林至尊。不是他天資不足,也不是因為他不走正道,而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失敗。
正如每個父母都教育自己的孩子“最好練一手好字”。可事實上,絕大多數父母最終只能不了了之,寫一手好字的人從來都是極少數。問題出在哪兒?
有一個父親引導女兒學書法的故事。
起因是女兒不想學書法了
于是父親問她:是不是覺得寫書法很枯燥呢?
女兒回答:是的!
父親又問:你想不想成為學校很牛的學生呢?想!那要成為很牛的學生,要不要成績好?要!每次成績都考90分能不能成為很牛的學生?
女兒想了半天。
父親又啟發,是不是成績好的經常考100分?
女兒點頭。
父親再問:每次都考100分難不難?
女兒還是點頭。
父親追問:但如果你每次能考90分,又會打乒乓球,又會寫毛筆字,那是不是不一樣?嗯。那這樣的小朋友是不是有特長,才很牛?
女兒繼續點頭。
父親再問:那你要不要成為這樣的小朋友?女兒答:要!
父親高興的問:那是不是應該堅持學好毛筆字?
女兒堅定的說:不學!
這位父親“啟發”失敗的原因在于,他一方面向孩子有意識地灌輸“書法很有用”(盡管他的“盡力啟發”實際上很牽強),但,另外一方面他在無意識地向孩子傳遞“書法不好也沒啥”的事實。
如果,這位父親是一位喜歡書法,每天都在精練書法,也經常因此常常被人夸獎的人,那么他的女兒可能無需他“有意啟發”,早就開始自愿天天練字了。可事實是相反的:這位父親自己并不練書法,而女兒也看到父親書法不怎樣也無所謂(卻讓我練書法──不公平!),這種“無聲的事實”是很強大的,強大到絕不可掩蓋的地步。
父母期望孩子出人頭地,都是天經地義的。可是,僅僅出于好意是不夠的。如果僅靠“一番好意”就可以成就事情,那這世界該多美好!可惜,現實并非如此。
只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最有效。
作為養父,完顏洪烈除了權利只有對包惜弱的愛,所以楊康愛權力愛老婆。
作為師傅,丘處機除了一身平庸的功夫只有爭強好勝的臭脾氣,所以楊康武功平平但處處爭強好勝。
從歐陽鋒那里,楊康更是感覺到了即使心狠手辣、不擇手段也沒什么。
其實楊康學武只不過是出于爭強好勝之心,他只想在各個領域碾壓對手,楊康其實沒有什么武林至尊夢,他只是希望別人有的玩具我也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