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中,班納特先生和太太育有五個女兒,五個女兒性格各異,大女兒吉英賢淑溫順且知書達理,二女兒伊麗莎白聰明伶俐又能言善辯,三女兒曼麗中規中矩,四女兒吉蒂單純無知,五女兒麗迪雅放蕩不羈。對于班納特太太,“她生平的大事就是嫁女兒;她生平的安慰就是訪友拜客和打聽新聞”。全書重點介紹了伊麗莎白和達西、彬格萊和吉英、柯林斯與夏綠蒂、韋翰與麗迪雅的四段截然不同的婚姻愛情故事。對于這幾位青年男女,我想先重點提提班家女兒們的父親,班納特先生的婚姻觀。
夫妻間,玩笑是生活的調味劑
? ? 當闊少爺彬格萊先生租下尼日斐花園的時候,班納特太太就把他看做了是女兒們的福氣,應得的一筆財產,從而前去請求班納特先生前去拜訪,順便能夠攀上這門親事。班納特先生一直認為自己的太太智力貧乏、不學無術。于是他插諢打科,取笑自己的太太說:“我不用去。你帶著女兒們 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發她們自己去,那或許倒更好些,因為你跟女兒們比起來,她們哪一個都不能勝過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萊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
? ? ? ?婚姻時間久了讓人覺得寡味,即使最初多么美滿和諧的愛情也會逐漸索然無趣。兩個人在同一個屋檐下,過著鍋勺相碰的生活 ,雙方日漸看透對方心生懶惰,是件可怕的事兒。一個人也一樣,如果不能取笑取笑別人,或者別別人取笑取笑,人生便過于刻板和沒有意思了。
夫妻合心,黃土變成金
? ? ? ? 讓人捉摸不定的班納特先生,雖然口上說那不是他分內的事兒,還順便取笑了一把太太的淺薄。但是,他心中自有算盤,去拜訪了彬格萊先生,而且還是第一批去拜訪的人兒。以致,才有了后來彬格萊先生的回訪,才有了一場一場的舞會和一場一場的飯局,才有了道不盡的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情節,及經歷跌宕起伏后的吉英有了愛情的歸宿。
? ? ? 在家庭生活中,夫婦雙方都有一道過不去的坎兒,常見的是育兒中存在的分歧。就像有些人覺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削尖了腦袋也要去名校,有些人覺得孩子快樂至上,只要健康開心就行,不想過早的給孩子太多壓力。面對這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在家庭中更是分不清熟對熟非,就像一個國王可以治理好一個國家,一個將軍可以整治好一個軍隊,唯獨卻不能讓家庭事事美滿和睦。理想的家庭中,夫妻應該緊扣十指,有共同的理念和信仰,一心一意,即使有異議和思想沖突,一方也該放下固執和偏見,方可家和萬事興。
夫妻間,需要獨立的精神空間
班納特先生自己的婚姻并非十分心滿意足,他年輕時因為貪戀太太的青春美貌,才取了智力貧乏頭腦簡單的太太。"以致結婚不久,他對太太的深摯的情誼便完結了。夫妻之間的互敬互愛和推心置腹,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他對于家庭幸福的理想也完全給推翻了"。
班納特先生,這個19世紀的初的英國人,喜愛鄉村風景,并以讀書自娛自樂。這是個富有智慧的人,將英國式的幽默演繹的淋漓盡致,隱約之中他貌似深諳中國道家精神的深邃,面對婚姻的不滿通達不糾結。
? ?常常聽到,一些人對自己的另一半意見甚多,說起對方的缺陷可以滔滔不絕,喋喋不休,仿佛只有說出來才可以心生痛快。其實,面對婚姻的一地雞毛,我們內心或許有很多不堪。因為你的另一半在你面前,毫無遮掩。家是一個卸下盔甲卸下一切面具的地方,一個人在家會將自己的疲憊自己的高興或者壞情緒毫無保留的展示給對方。有些人偏執的認為錯在對方。
? ?之前看到一篇網絡文章,說是帶著三觀不合的另一半去旅行,還不如帶一條狗。婚姻中三觀不和的夫妻比比皆是,但是舍棄婚姻再次踏入婚姻的人并不多,你和伴侶產生了問題,那么換了一個人可能不同的問題會隨著而來。
? ? ?再婚姻中,有些精神的獨立空間和培養個人的愛好,專注與個人的精神比抓住對方的缺點不放,會讓自己更加快樂。
夫妻間,平等的精神會互相欣賞兩不相厭
? ? ?在書中的很多章節中,班納特太太滑稽的言辭及沒心肺的的愚昧、都表達的漫無止境、淋漓盡致。班納特先生很瞧不上自己的太太也是躍然紙上。聰明伶俐的伊麗莎白也在能看出媽媽的言談舉止總是丟人丟份,達西先生也認為因為班納特太太的言談舉止覺得降低了班家攀上貴族親事的機率。
? ? ? 當小女兒麗迪雅和騙子 韋翰結婚后,他認為麗迪雅丟人現眼,敗壞門風,因此拒絕女兒回家來。但是當他最愛的二女兒伊麗莎白和達西喜結良緣時,他這樣說:好孩子,別讓我以后眼看著你瞧不起你的終生伴侶,為你傷心。你得明白,這不是鬧著玩的。
? ? ? 夫妻之間的生活就像兩個在壓蹺蹺板的人。那個平衡的支點,就是平等的精神,你不比我高我也不比你矮。就像《簡愛》中,簡和羅契斯特的故事更能詮釋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