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游記》原著,那里面的牛魔王可謂是活的滋潤,在外面又是那么的風流快活。但是卻在和孫悟空的借扇風波中,被這昔日的結拜兄弟弄得好慘。
當時,打牛魔王的竟然是眾多神仙的傾力合作,包括一向唯唯諾諾的土地和平常隱藏于暗處的六丁六甲、各大揭諦。不由得想,他怎么那么悲哀,而這些在各電視劇里都沒表現出來,有也不是那么明顯。
在原著里,老牛今天去這里串門,明天去那邊赴宴,晚上還可以去玉面公主那里溫存一番,是西游里面最為逍遙的散仙了。當年天蓬落難時,還去看望過。而且,當年也是齊天大圣等大圣中的一員。其他的“大圣”都掛了,七天大圣本人也被五指山壓了五百年,而他這個大圣卻逍遙了五百多年,還擁有了一位老婆鐵扇公主和兒子紅孩兒,雖然關系不是很好,基本上是異地而居,但是老婆兒子也蠻“懂事”,不怎么打攪他。但就是昔日的異性兄弟孫悟空揪著不放。所以,最后才被眾神群毆,打回了原形,被牽走了。
這讓我很是納悶,按理說這種習慣自由的散仙不是追尾強勢,也算安安分分,怎么就那么招人打呢?后來才明白過來,神佛都是由人變的。自然也還有人性在,而人性這東西是最為復雜的。所以,平常快活的老牛不知不覺中被很多人記掛上了。老子辛辛苦苦為神佛,而你就這么逍遙快活?估計那些打他的人,邊打邊罵,讓你自由、讓你逍遙、讓你快活、讓你養小三。這一打就舒心了,而老牛還不知怎么回事。
而看到這里,也是我最為懷疑悟空猴性的地方。這讓他原本在我心中“高大全”的形象矮化了。因為他這算是公報私仇,明顯是尋釁挑事,不把老牛弄的掛上牛鞍不罷休。這完全就是小人心態。所以,之后對孫悟空的好感逐漸降低。
但這是另外一件事,而這里卻給了我困惑。為什么人性為本、肉身為神佛的那些人痛恨老牛,而他又不算是妖怪,只不過是沒有進“體制”而已!所以才“無官一身輕”,想干嘛干嘛,而他呢其實也算是個老實人,你這異性兄弟打了我兒子,調戲了我“老婆”,都沒跟你計較、較真,你還沒玩沒了了?所以才怒發沖冠,豁出去了。那還是由于脾氣上來了。而當有小妖說他家大王要請客設宴,請他去時,牛魔王的脾氣也就下去了,就收手不打了。而沒想到,猴子甚是可惡,打了玉面公主——這事鐵扇公主都有責任,沒怎么過問,這又是第二把火,動了我老牛的女人總得收拾收拾下你。所以,又和孫悟空杠上了,只不過這時不是猴子和豬打他,還有眾神佛,甚至連過路的神仙也來湊一下熱鬧,“什么,你們在打牛魔王,我也來打打秋風”。
或許,這就是自由的代價、過分逍遙的憋屈。說到底,老牛沒招誰惹誰,除了孫悟空,更談不上得罪誰,就是日子過得瀟灑些。歸根結底,是那滿天神佛的人性陰暗面的爆發,共同欺壓老實人。
這幾乎是《西游記》里面,打單個“妖怪”場面最為大的一次。其實,看看牛魔王的一生,也是個人奮斗的努力,才有現在的好日子。無非就是沒有站隊,沒有進道、佛體制罷了。而那時,正是道佛相搶、爭香火時,不允許有個逍遙的老牛在凡間勾引誘惑人,而這種快活也確實讓諸多神佛羨慕,乃至妒忌。所以,那些平常看他不順眼,覺得他礙事的人,一聽說在打牛魔王,連過路的都要來插一腳。這一面說明了,再低調的人也會招人妒忌,另一面也說明了神佛也是有人性的弱點存在,也還是人,無非是比我們活的久些、能耐大些罷了。而且,也正是由于身為神仙所以才要壓制、壓抑人性,所以,老實巴交的牛魔王不知不覺中已然犯了眾怒,成為了諸多神佛的出氣口。
最“可氣”的就是那個小土地都“勇敢”戰斗,號稱是西游里面最活躍的土地了,也折射了在那種環境下,小職員的人性被扭曲、扼殺,所以才敢于為了自己的出路、仕途,冒風險,而這也讓我們記住了他,這個最主動的土地,西游里的唯一,也是由于牛魔王才出現的。
牛魔王真是絕了,不知不覺創了好幾個記錄!但卻是無法改變自己的宿命,被牽上天去了。追求獨立、逍遙的牛,最終還是被穿了鼻子。
那時的孫悟空摸摸自己的金箍,心里很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