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部電影,印象很深刻。是部韓國電影――《我愛你》。
可能在我們的印象里所謂的韓國電影就是癌癥、車禍、失憶三部曲??赐赀@部電影之后,發(fā)現(xiàn)有驚喜,有感動,更多的是被電影里主人公的演技所折福。
故事開始就以黃昏緩緩易逝的步態(tài)講述著兩對老人晚年平凡動人的愛情故事,兩條故事線相互交織。
那個脾氣古怪的牛奶投遞員老人與收廢品的孤寡老人宋氏,雪夜邂逅,品嘗到了愛情酸澀動人的滋味;還有那個停車場守門的老頭,與患有癡呆癥的妻子,白頭偕老嘗盡生活的苦難,他們的愛情在生命的脆弱中閃閃發(fā)光卻轉(zhuǎn)瞬即逝,當(dāng)他們面對死亡凜冽的利刃時經(jīng)受考驗。
《我愛你》自有它的獨特之處,我們也多少可以看到一些日式清新的影子,雪夜,邂逅,告白,想念,約會,離別,花樹,秋千,影子,清透溫婉的音樂等等元素,輕輕把人拉近了一道透著樹影的門,導(dǎo)演意在透過時間之門讓觀影者做一場與自身似是有關(guān)卻遙遠的夢。而導(dǎo)演秋昌民在這部電影之前,催淚點稍微跳出了韓劇模式的桎梏,“我愛你”三個字有了滄海桑田的沉重與質(zhì)樸,不輕浮、做作,有了詩人葉芝在《當(dāng)你老了》里描繪的圖景——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刻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和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朝圣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不過,話說回來,這劇情放在你我這種小年輕人身上就顯俗套,放在老年人身上更多是感動無限,當(dāng)老年人因為愛而有了年輕人初戀時的羞澀、可愛、耍小脾氣、憂傷時,這也隱約傳遞著這樣的信息——愛情不會衰老,且歷久彌新。
影片最大的亮點還是在于片中的四位老戲骨,他們都是韓國國寶級的老演員,其中最出彩的是李順才飾演的早上為了打發(fā)時間而送牛奶的老爺爺,他那因為摩托車下蹦出的一顆石子而產(chǎn)生的愛情,在約會中苦苦等待,直至嘗到戀愛甜美的果實,他寫紙條情書、砸玻璃、得到心愛人的禮物后到處炫耀,他為了追求愛情堅持不懈的狠勁兒絲毫不輸給年輕人,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霸道老大爺, 李順才游刃有余的演技將一位古怪并且執(zhí)拗如同小孩的脾氣的老人角色塑造的鮮活而自然,頑固中透著可愛,憂傷時也蘊涵溫暖。而李順才與尹素貞的對手戲,也堪稱老年版的初戀再現(xiàn),李順才的演繹有著淡淡的幽默,恰到好處,比如當(dāng)他帶著尹素貞飾演的宋氏辦理身份證,因為宋氏沒有名字無法辦理,順才爺爺極深情自信地說“從今天起你就叫宋美麗好了”,他的眼睛瞇起了一圈皺紋,愛情的漣漪。另外,金秀美所飾演的患了癡呆癥的妻子也給人深刻印象,她與老伴相互依偎不離不棄,膝下兒女成群,但少有往來,她最出彩的一場戲應(yīng)該是在影片開頭不久,她迷路了,然后遇到了李順才老大爺,將其誤認為老伴,李順才騎著自行車找她的家,金秀美演繹的癡呆癥妻子更像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女,或者是一個童心洋溢的小女孩,她蕩秋千、冷得發(fā)抖、嚷著要大便,當(dāng)她遇到脾氣古怪、有些大男子主義、愛面子、耐心不大好但心地善良的李順才,二人的表演使影片的情感氛圍輕松有趣,感動微瀾,他們之間的碰撞可謂是令人忍俊不禁并感受冬日陽光的溫暖。 本片的音樂也為劇情增色不少,不管是影片開頭雪夜小巷的鋼琴曲,還是片尾騎著單車的極致浪漫,音樂都是清爽明朗的,而最動人之處也是臺詞最少時,音樂一響起,眼睛被畫面感動,心也被自己腦子里對未來的構(gòu)想所感動,這是對黃昏戀最簡單動人的解構(gòu),世俗的偏見在面對純粹的愛時只好漸漸消解,你不得不承認,黃昏戀也有可愛浪漫的一面,你也不得不看到,黃昏戀即將遭遇離它最殘忍的離別——死亡,我也認為,或許愛情最美麗、最極致的結(jié)晶就是死亡——兩個相愛的人共同走到生命的盡頭。該片為我們剖開了死亡的橫截面,讓我們在走到影片的盡頭之前,過了一把黃昏戀“老清新”的癮,音樂帶過來最美好的記憶,有這些溫暖和感動,足夠了。
總的來說,《我愛你》是部好片,我沒有看到矯情,沒有看到男女主人公懸殊的地位,沒有韓國泡菜,沒有香煙美酒名車,沒有千篇一律的美女帥哥,沒有絕癥的生離死別,沒有轟轟烈烈的戀愛后,發(fā)現(xiàn)原來男女主人公是親兄妹,也沒有女主角為了還債當(dāng)男主角仆人,最后兩人掙脫世俗眼光共創(chuàng)光明未來,更沒有兩個原本互相討厭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假結(jié)婚,最后二人發(fā)現(xiàn)”啊,這就是真愛“…………片中一句臺詞”我也曾想這樣老“使”我愛你“三字沒有走進落入俗套的死路。
除了愛情之外,這部片子 也有它悲涼的一面。私奔的宋氏被拋棄在首爾這個陌生的城市,如果說戀人的折磨的離去還不夠殘忍,那么孩子的死去大概已經(jīng)足夠讓她對這個世界失去希望了。看停車場的老大爺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一共有三次出場,第一次是問父親借錢,第二次是回憶里在母親生病時離家,第三次是出席父母親自殺前的家庭聚會。兒子更少。在葬禮上,一群年輕人打著撲克,談?wù)撝麄兯赖煤?,?yīng)該稱為喜喪的時候。我想到了老大爺?shù)倪z書里面寫著不要讓孩子知道的話語。一個父親連死都想著不要讓孩子心存愧疚,難怪金大爺會一躍而起。
結(jié)尾的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個我的故事吧。奶奶病逝的頭一晚,搶救的時候沒讓爺爺知道,爺爺凌晨3、4點一個人走到醫(yī)院。醫(yī)院電梯壞了,他爬了62樓去奶奶的手術(shù)室。爺爺86歲了。
以前我很懷疑奶奶爺爺父輩年代的婚姻,他們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的感情會長久嗎?可看了電影,看到了奶奶爺爺?shù)墓适?,才發(fā)現(xiàn)在快節(jié)奏運行的社會,我們的人格被撕裂為很多面,周旋其中,不得始終。
其實,愛情從不復(fù)雜,就像我們父輩祖輩——那個年代,沒有鮮花,沒有鉆戒,沒有誓言,但牽了手就是一輩子,一不小心就白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