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完《解憂雜貨店》,感覺這個故事像冬天里的一碗熱湯。
解憂爺爺開了一家無名雜貨店,但是慢慢的雜貨店快變成了郵局。
原來,任何人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卷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后的牛奶箱里收到回信。
解憂爺爺總是很認真地回復別人的問題,哪怕是惡作劇。
解憂爺爺的信便越收越多,也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了很多人。
1993年12月31日,解憂爺爺離世,解憂雜貨店關門。
2017年12月31日,25年后的同一天,身在迷途的三個年輕人小波(王俊凱飾)、彤彤(迪麗熱巴飾)、阿杰(董子健飾)踏進了這間解憂雜貨店,這一夜,解憂雜貨店復活,他們三人做了一夜的解憂爺爺。
我曾經看過東野圭吾的原著,電影在原著中的五個小故事中選取了三個,并做了本土化改編,整體還原度還是比較高的。
2
小城音樂人
小城音樂人秦朗在北京追夢,三年過去了,卻一事無成。
父親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家里人盼望他回老家繼承父親的工作,一家人團聚。
在理想與現實之前該如何抉擇,秦朗陷入了兩難。他想到了給解憂雜貨店寫信。
解憂爺爺和杰克遜小孩
浩博是有錢人家的小孩,可他總是一個人。
浩博十分迷戀杰克遜,他收集了所有杰克遜的唱片,模仿杰克遜跳舞,即使會被同學嘲笑。
父親欠下了高利貸,想要帶著浩博和浩博媽媽遠走家鄉逃債。
浩博不知道該不該和父母走。
他把內心的想法畫成了畫,仔細折好,封口處貼上杰克遜的照片,放在解憂雜貨店的信箱里。
迷途的汪汪
晴美是一個舞女,被一個前來捧場的“大老板”看中,處處為她獻殷勤,想讓晴美做情人。
晴美想到對方將來會幫自己開店,便也有些動搖。
一天下班路上,喝醉的晴美在嘔吐過程中聽說有煩惱可以寫信給解憂雜貨店。
無處訴說的晴美便把自己的想法寫給了解憂雜貨店。
他們三人的信都得到了回復,并開啟了不同的人生。
3
其實一封回信并不足以改變什么。
因為每一個帶著煩惱給解憂雜貨店寫信的人,內心都有答案。區別在于,要不要聽從內心的聲音。
?
我們都是人生的學徒,在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我們都在忙于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
從出生開始,我們都在爭先恐后,人云亦云,可隨著成長的發生,我們越來越不知道自己要尋找什么,于是我們漸漸煩躁不安,急得團團轉。
我們多希望會有一個解憂爺爺蹦出來,幫我們指點迷津。
可最好的解憂爺爺是你內心的聲音。
世界的本質是每個人都要獨自穿過人生的荒原。
我們要做任何事情,去往任何地方都只需要問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我們自己。
4
可我見過太多無視自己心聲的人。
微信里打了一大段話又默默撤回。
這份工作雖然不喜歡但是穩定啊。
這么忙哪有時間去旅行呢。
這輩子為了孩子就這樣吧。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
前陣子有篇特別火,叫《26歲,你看著身邊的人都結了婚》。
里面描述的人的一生,和工廠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一樣,標準且無味。直到死前的前三秒,一生中最重要的回憶才在腦海中顯現,原來是15歲那年,你叼著一袋牛奶,背著書包,從暗戀的女孩家陽臺下跑過。
可一切都已來不及。
電影的溫暖之處在于,電影里的人至少還會去審視自己的生活,去尋求解答,這是一種向上的力量。
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
5
說回電影本身。
十分制,我打六分。剛好及格,剛好把故事講完整,沒有驚喜。像是命題作文中的議論文,框架都在,遣詞造句都是常用語句,力求保險,并不出彩。
小說里所有看起來零散的故事和人物都被串聯起來,這一點電影完成得也不錯。一個孤兒院,一首歌,幾個人的命運有了牽連,這是電影的一個亮點。
秦昊、郝蕾、成龍等人為王俊凱、迪麗熱巴做陪襯,是為粉絲經濟。粉絲經濟侵襲電影市場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也許還會越來越嚴重,但最終觀眾要看的還是電影本身。
電影的攝影也是美的,昏黃光線中,三個年輕人粲然一笑,世界都亮了。
配樂滿溢,試圖引起懷舊,近年來很多國產青春懷舊片都試圖這么做,但效果難以保證。
最后提一點,電影主題曲《重生》好聽,歌詞很好,原來是韓寒作詞,不得不說韓寒在文藝電影主題曲的作詞上還是蠻有造詣。越是簡單的歌詞越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就以這幾句歌詞結尾吧。
如果有天
可以讓你選擇
人生重來或繼續
我不知道
你的答案最后
會是真情或假意
我希望
從藍天到名利
所有你想要的
都別隨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