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說,沒有一個口誤是偶然。
1.每當你說“沒事”的時候,心里或多或少都藏著點事,懂你的人會懂;不懂你的人,你也不要太在意。每當別人說:“沒事兒”時候,也許并不一定是真的“沒事”,可能她只是不想讓你擔心或者那是她在隱忍。
2.當你向一個人索要答案,如果對方遲疑三秒鐘以上,往往,他最終給出的那個答案不是心里真實的答案,而是為了取悅你,刻意美化過的答案。當你問你男朋友:“我今天的打扮好看嗎?”(就算你是淡黃的長裙,蓬松的頭發)在他上上下下地打量,過了三秒后,他也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好看~”因為,那是你希望從他口中聽到的答案。
3.所謂“歸屬感”是你強烈的想和他在一起,“安全感”是你覺得他強烈的想和你在一起。借用余光中先生的一句情話:“別問我心里有沒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男生需要愛的形式:信任、接受、感激、贊美、認可、鼓勵。女生需要愛的形式:關心、理解、尊重、忠誠、體貼、安慰
當你滿足了她/他們需要的愛情基本需求,也就滿足了她/他們對“歸屬感”和“安全感”的渴望。
4.想知道一個人內心缺少什么,不看別的,就看其炫耀什么;想知道一個人自卑什么,不看別的就看其掩飾什么。我一好友,她家境一般,長相一般,但是每天會在空間/朋友圈炫耀她的名牌東東。咱也不敢問,咱也不敢說。(當然,也不排除有錢人的無心展示哈)
5.經常“哈哈……(甚至更多)”的人,要么是真的碰上了好笑的事,同時也說明了這是個對待朋友心理不設防的人;要么就是閑的無聊,只能用手指連續在H和A間跳躍,來掩飾自己的無所事事,并假裝精神充實異常樂觀。我無聊所以我就哈哈(?ω?)hiahiahia。
6.能開口說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真正的委屈是“內傷”)能被搶走的愛人,便不是愛人。(是愛情的第三者)
7.人在撒謊的時候并不會轉移視線,而會有更多的眼神交流,來確認聽者是否相信自己所說的話。也許,你男/女朋友在和你撒謊時,會緊緊的盯著你臉上的表情,以此來判斷你是否真的相信他/她說的謊話。
8.從網絡聊天習慣讀懂一個人,原來喜歡用“……”和“。。。”的人心底大多比較柔軟,沒有壞心眼,同時也會反映出她/他對待事情優柔寡斷,大部分會有選擇恐懼癥。我朋友總是發消息,沒發兩句就這樣“……”還有這樣“。。。”,好了好了,我都懂。
9.問別人話的時候,如果別人在思考時,眼睛會向左上看,說明他們在編造想象;往右上角看的時候,說明他們再認真思考回答。有一次,我朋友在和我講她的糗事,我眼睛向左上角看,面帶微笑,她滿臉疑惑:“你在看哪個小哥哥,都不好好聽我說話。”“我在腦補你說的場景,太搞笑了……”還沒等我說完,她打了我兩下,表示她有點生氣。
10.一般人每十分鐘會撒三次謊。當然,我可不是在撒謊哦(*?︶?*).?.:*
微表情讀心術
抿嘴唇——窘迫
撓頭——不知所措
假笑——眼角沒有皺紋
摸脖子——敷衍或者撒謊
咬手指——缺乏安全感
瞳孔放大——恐懼、性欲
把玩領帶或者手鏈等配飾——心神不寧
低頭以手扶額頭——羞愧、不知所措或者是一籌莫展
回答時生硬的重復問題——典型的撒謊
嘴唇向左邊撩起,假笑。臉部74%的真實感受往往會在右臉暴露
摳鼻子掩飾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馬體在撒謊時容易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