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的頭天,我們碰頭見面,剛好遇到魚爸爸在家,喝著2017年冰島,聊父親參與教育的意義,魚爸爸若有所思的說,看來還是需要些藝術(shù)才行!那個下午感受到爸爸對兒子的愛,以及媽媽一路的努力,很高品質(zhì)的一次會面,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推動孩子身心朝向更活躍,主動的地方發(fā)展,媽媽說孩子幼兒園的時候是很活躍的,主持,演講,鋼琴等等樣樣OK,估計也是轉(zhuǎn)學過程沒做好跟進的原因,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階段都不能疏忽,但有早期的基礎(chǔ)在,大家一起合力拓展,這次到茶館舉辦閱讀課也是給小魚的一次展示機會,給他主場!讓他充分發(fā)揮,在現(xiàn)場的確看到孩子一點點開放,邀請大家常常來喝茶,那種作為主人翁的姿態(tài)在過程中逐漸發(fā)揮出來,末了總結(jié)環(huán)節(jié),他說,在泡茶過程中,有位家長表揚他真棒,他聽見了并感謝這位家長……
這也是小魚閱讀課上的作業(yè)之一,在媽媽的協(xié)助下組織一場茶藝活動,我們見面布局后他寫出提綱并著手準備。
一大早,他已經(jīng)穿好茶服,帶著弟弟在做準備工作了。
小魚說,大家可以照下來留念,魚媽媽說大家好好練字啊,寫一手好字多棒!
參觀完畢,我有十分鐘的時間來講解此次活動的意義,當天剛好是清明節(jié),清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我理了一條線路:清明~祭祖~根基及文化的傳承~儀式感,準備中更深接近王明陽的心學,誠意正心,事上磨,不斷修煉我們的心更加坦誠純凈,在技能上持之以恒的磨煉,這樣的文化更是值得這一代的孩子細細感受和傳承。
《小王子》中狐貍說,“(儀式)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在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里,似乎每一天都相同,我們漸漸失去在生活中細細品味的能力,也許我們迷失在這個城市的燈紅酒綠中,卻忽略了生活里的美,而儀式感,讓這一年的清明節(jié)與任何一年都不同~~
在我看來,茶藝本身儀式感就很強,從洗杯子,燒水,沖泡等等,都需要極其專注的沉浸其中,茶藝就是一項很修心的活動。
而接下來小魚和魚媽媽的全程展示和講解,深深吸引著小盆友們,一個多小時,都好認真專注!
魚媽媽給大家示范講解茶葉知識,第一泡,2016年冰島,每一顆古樹都需要成長上百年,每一泡茶都來之不易,要珍惜,我們從聞杯香,到水溫的高低調(diào)節(jié),泡茶工具介紹,每一泡茶的感受,你流口水了么?魚媽媽說這叫生津回甘~~生茶的顏色是怎樣的?黃綠透亮,這是鑒別好茶的標志……(講解真的很專業(yè),很生動,孩子們很專注啊!)
接下來是小魚泡20年熟茶~
這一天,那么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