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話
先說說我有一個合作伙伴,我是很尊敬他的,他知道我學習了易效能,開始對我的改變頗為贊賞,不過最近他冒出來這樣一句:
看你學來學去,就是早起,跑步,記日記,就這老三樣啊,還有啥進步沒有啊?
100天很快過去了,是時候收官復盤了,按照咱們易效能的話,該認真檢視反思一次了。
這100天的修煉,我給自己起了一個代號,甚至還用在了自己的電腦解鎖密碼上,叫做“心甘情愿100”
在這100天我努力踐行,認真思考,想通了一些道理,也練習了一些技巧,雖然不多,但比較自己以前,深刻、透徹、固化了很多,
我給大家聊聊
(先來一段廣告)
關于早起,一句話總結,沒有任何障礙!
關于跑步,一句話,沒有一天間斷過,就算有傷有病也用其他有氧運動堅持30分鐘
關于日記,一句話,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晨間日記終有奇跡
關于抓青蛙,我還不算熟練,但我明白了,要確立目標,才能抓到真正的青蛙
以上四點,我就不贅述了,有興趣了解的,可以看我的簡書,班主任朋友圈里有《實話實說易效能》
(插播廣告結束)
重要的道理不在多,看你是否真的應用
以前的我,因為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了,總是輕飄飄的,雖然也知道要學習,雖然也知道也管理自己,但都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從來沒有深入的把某個道理想通想透,也沒有把某件事情做扎實、做熟練、研究透。
蹉跎日久,驀然回首,自己已經遠遠落后于同齡人了。彷徨過,苦悶過,但最后還是決定把握當下,穩步前進,把時間當作朋友,一點一滴地積累自己
與易效能結緣之后,我努力踐行,我發現,這世界上,道理很多很多,甚至可以說無窮無盡,衍生出來的方法論也是多如牛毛,自從有了微信軟文之后,更是道理與謠言齊飛,方法與雞湯一色,令人應接不暇,更是難于一一分辨
這世界能夠被叫做道理的,總能反映一部分的客觀事實,也能指導一部分的實踐,但你沒有想清楚亂用固然不行,想清楚了不用,也是白搭。很多時候我們所謂想清楚,往往是自以為想清楚了,要按我現在的認知水平,光是想清楚而沒有實踐過的道理,其實都是跟自己沒有一毛錢關系的道理。
但我在研究了易效能的總體框架之后,感覺易效能的理論框架建立在幾位靠譜的大師的基礎上,道術器用環環相扣,而我自己確定了當前我最需要的是自我管理,于是下決心痛改以前的毛病,決心深入地研究易效能課程
總結一下:
易效能包括很多道理,短期內不可能全盤掌握,抓住幾條對自己最有用的道理想深用透,收益最大
碎片化的時代,難于取舍,我們更要學會抓住重點
舉個兩個例子
舉例1:大腦的特點與隨時收集的道理
葉老師講了大腦的特點,大家一定還記得那個水果分類的游戲
還記得那個結論,大腦是CPU,不是內存
(而我之前卻總是強化訓練自己的記憶力,越練越傻,越練越自卑)
我沒有停留在這個層次,再往下研究
讀了很多書《讓大腦自由》、《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零秒思考》、《眨眼之間》。。。。。
大腦的動物性決定了它獨特的運作模式:
1、隨時注意接近自己的任何物體(簡直就是主動求打擾,必須原諒自己)
2、不斷搜尋身邊的任何東西(女生喜歡shopping的生物學理由,男生必須尊重)
3、大腦思考是圖像化的,除非你強制自己,否則不會出現語言(正常思考是過電影的狀態)
4、大腦最多只能裝7個左右的概念(短期工作記憶原理)
再往深里想,我之前分享過:
原始人成為人類幾萬年之后,才產生了語言,有了語言后,又過了很久才有了文字
所以,你不用語言和文字幫助你思考問題,你就是一原始人(本人原創段子)
以前的我,腦子里冒出的各種事件,不懂的收集和記錄,經常弄得我東搞搞,西搞搞,一大堆的任務,不是越搞越少,而是越搞越多,因為腳踩著西瓜皮,越劃越遠
聽我說的那么抽象,其實很簡單,最形象的就是上網,點開一個鏈接,然后被另外一個鏈接吸引,然后再點開……時間就這么過去了,最后一個網頁與我當初要上網找的資料,已經沒有一毛錢關系了。
自從想明白道理之后,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1、對于想到的事情,我隨時記錄、并且建立一個統一的收集箱(先是紙質—后來是電子清單工具)
2、對于走神,不再抗拒,反而首先是接納,對于走神的想法,也隨手記錄,你會發現,記錄幾次走神的原因之后,心反而寧靜了,反而不走神了。(大家切記,走神的時候千萬不要去做你走神想到事情,僅僅是記錄下來就好。)
3、隨時清空大腦,大腦才能進一步思考
以前構思文章,整小時整小時的面壁苦思,北京話叫憋大招,累得半死,也寫不出個像樣的段子,現在懂了這個道理,面對一個主題,5分鐘之內把腦子里已有的想法列出來,然后就不管了,過一段時間,一個主意飄過,立即抓住扔到收集箱,如此往復
4、思考問題、研究項目,一定找個白板,用文字梳理想法,畫圖理清楚脈絡,而不是憑空亂想,沒有進展
5、不做長時間的思考,而做常時間的思考,后一個常,是常常的常。就是一個問題,我不是枯坐2小時那樣消耗自己,而是思考5分鐘,寫下來,過一會再思考5分鐘,再寫下來,要知道某些想法跟你也就是這一瞬間的緣分,小伙伴們,珍惜吧,及時捕捉,及時記錄吧
想透了這個道理,最終讓我愛上了收集,收集事件,收集想法,收集信息,收集創意,用語言和文字思考,受益匪淺,解決了我很多問題
舉例二:心如止水
心如止水這個概念,以前只知道是平靜不亂,但如何平靜不亂,沒有深究過
這次在易效能,我被葉老師的解讀深深地吸引了,投石入水,泛起漣漪的段子我不重復了
總結如下:
1.遇事,平靜客觀地反映自身情緒,不極端
2.待人,恰當適度地給予回應,結束就恢復平靜,(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之前我的錯誤觀念就是,待人接物,尤其是遇到困難和麻煩,一味地冷靜,甚至是冷漠,做不到之后就是爆發和對著干
有了葉老師的啟發,我再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就開悟了很多,比如美國心理學泰斗阿爾伯特?埃利斯(Ellis),用四步法避免四種致命情緒,三種病態思維,十種非理性信條。。。。(一口氣說下來都累),洋洋灑灑10萬字的論述,我感受到的就是任何事兒碰到自己身上,回應既不要極端激烈,也不要極端冷漠,適中合適就好
再往深處思考,情緒管理對于我們來說,是時間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是否認真對待了呢?
所謂認真對待,我的理解
1、認知自己的情緒,記錄下來
2、了解情緒管理的心理學底層邏輯
3、練習練習再練習,最后練就心如止水
再次強調,沒有什么技能不是靠反復練習就能直接長到自己身上的,這事情就發生在我自己身上,昨天早上我一邊做著Ellis的情緒練習,一邊因為教育女兒的問題,差點向家里人發脾氣,最后生生忍住而已,----完全沒有熟練啊,接著練吧!
結束語,最后要對同學們說的話
100天實在太快,我們相互扶持著跌撞著前進:
青蛙太滑總是抓不住
番茄太酸吃著吃著就扔掉了
工具總是在堆積如山的土豆面前,羞于打開
需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
而今邁步從頭越,決不放棄,努力踐行!
下一個一百天我們繼續努力
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感恩遇見大家
給創業的同學
你就是自己的主宰,只有管好你自己,才有希望管好你的創業企業
創業就是從山頂跳下來,一邊自由落體一邊組裝飛機,在落地之前把飛機發動起來
給相夫教子的姐妹們
管理好自己,才能用生命影響生命
千萬不要口頭說教,你的情緒是你整個家庭的情緒主旋律,而非你的先生和孩子
有什么夢想也不要遲疑,種下種子,打掃好一地雞毛,快樂地積累,遲早會發芽的。
給年輕的職場新人同學們
希望你們珍惜遠好于我們當年的學習環境和空間,快速成長為超級個體
知識體系要全面
技能要深鉆一樣,不要淺嘗輒止,一箭穿心的技術,才能讓你脫穎而出!
給我們自己,職場上的老兵
機遇總是有的,這次咱得準備好!
用一首詩結束本次分享
世上憐才休恨少,
平生失學本來多,
天公有意君知否,
大器先須小折磨
---21班畢業分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