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欣,一枚愛孩子的全職主婦,正面管教和非暴力溝通踐行者。
這是我分享的第1本關于家庭教育的書,這篇文章,分享的是關于無條件的愛。
從這周開始,我爭取每周日分享一本,希望自己可以持續下去。
我和老公都是做銷售工作的,我們的工作每天都充滿了目標感,這樣的習慣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樣的好處就是,我們兩個人無論針對什么問題產生沖突,最終如果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可以互相理解的,可以溝通清楚的。
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也很早就展開了各種討論,一開始,我把自己所學習的親子教育的知識,一一講解給他聽,像個高高在上的老師,總是讓他感覺到被教育,被說教,雖然行動上配合,但內心一定各種不滿。
而我也在慢慢的改變,不再用說教,而是用行動一點一滴的影響,這樣的相處方式,讓我們的幸福感高起來。但有一件事,我始終說不明白,他認為孩子同樣需要清晰的目標,他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論,怎樣把這個目標內化,我雖然不反對,但我知道,大人的目標,不一定是孩子最適合的,也不一定是孩子感興趣的,那我們如何在這中間取得平衡呢?
一方面,我想傳達的信息是,我們需要花時間發現孩子本來的樣子,不要用自己對孩子的期待給孩子設限,另一方面,如果孩子達不到最初的預期,我們又能用怎樣的方式鼓勵孩子,也同時鼓勵自己呢?
《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這本書,一共七個章節,描述了這世上五種不可逃脫的愛,從孩子,到伴侶,到手足,到母親,到父親,每一篇都是一個愛的故事,作者用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讓我看到力量,也讓我的很多疑惑變得清晰起來,借書中的幾個例子分享幾個很多父母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如果你對孩子寄予了很高的厚望,你希望他出國,但是他的英語成績很一般,并且很早就表現出了排斥,你會表現出失望嗎?你該怎樣去鼓勵孩子,才能讓孩子更有力量呢?
一個從小就很優秀的女兒,背負著父母的面子,奔赴各種輔導班,各種提高班,她不快樂,但希望父母開心,艱難地背負著父母的壓力。因為忙于學習,她沒有時間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她甚至失去了喜歡蝴蝶結的小確幸,當父母認為女兒最大的夢想是考哈佛的時候,別人告訴父母,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好好睡一覺。
且不說哈佛到底是誰的夢想,我們真正希望的,其實是孩子擁有上哈佛的夢想,也同時明白,哈佛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她可以為哈佛而努力,但即使失敗,還有很多好的學校可以選擇,同樣可以有一個好的未來。
所以此刻,面對一個對英語沒有興趣的孩子,可能父母需要修正的,其實是自己對孩子的期望,真正的看到孩子,而不是孩子的表現,一個時刻在壓力下緊繃的孩子,除非是她自己有強烈的內在學習的渴望,對自己有著超高的要求,單純依靠外在的壓力,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的。
如果你花了重金給孩子買了學區房,孩子上了重點小學,但是看起來很不適應,壓力很大,也不快樂,身體也慢慢變差了,你會放棄自己的付出把孩子轉到一個普通的小學讓孩子自由發展嗎?
文中提到女兒無法適應重點小學,她甚至羨慕自己有些殘疾的小伙伴,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比**小學的拖把還笨,我是這個學校里最笨的孩子,”我記得在一個線下課堂上,有媽媽分享過一個真實的例子,父母真的傾其所有幫助孩子上了重點小學,但孩子真的跟不上,完全不適應,不知道這對父母有沒有機會像書里一樣傾聽孩子的內心呢?
作者頂著壓力把孩子轉回了普通小學,把看課外書的自由還給了孩子,孩子的成績和表現反而越來越好,當原來老師請這個孩子回去的時候,媽媽又一次頂住了壓力遵從孩子了愿望,她喜歡這個學校,當她感覺好的時候,她真的可以越來越好,這里值得思考的是,作為父母,我們敢于做出這樣的決定嗎?
這可能不僅僅是父母的勇氣的問題,還需要智慧,遵從自己的內心,從父母的愛和本能出發,做出對孩子,對自己,最好的選擇,這并不容易。
**如果你做了十分的努力,但你的孩子成績始終在中等偏下,甚至你一給孩子壓力孩子的成績反而會繼續下降,你能做到坦然處之轉而發現孩子的優點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嗎?
**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那篇經典的文章,家有中等生。女孩的成績,始終是23名,還因此收獲了“二十三號女生”的綽號。但一次語文測驗中,一道題目是寫出自己最欣賞的人,理由是什么?語文老師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全班無一例外的選了這個女孩。
媽媽開玩笑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孩子認真的回應: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是啊,如果健康、快樂,如果那是他們想要的生活,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
如果你的孩子對一件事情付出了很多,他認為自己一定能成功,并且自信滿滿的昭告天下,但是結果卻失敗了,作為父母,我們怎樣做才能幫到他?
孩子看到媽媽愛寫文章,于是偷偷上網投稿,終于獲得初審通過,他滿心歡喜的告訴媽媽,同學和老師,文章發表之后會有獎勵,但最終,終審沒有過。一般的父母會怎么說呢?沒關系,雖敗猶榮,我們下次繼續努力,云云~如果是孩子,會受到鼓舞嗎?他在同學老師面前的海口又該如何面對?
我們看看這位智慧的媽媽是如何做的吧,我誠懇地說:“我要獎勵你,你勇敢的向媽媽挑戰,又勤奮的練習寫作,作文取得那么大的進步。兒子,我真的為你驕傲。”這不是描述性贊賞嘛,描述自己看到的,而不僅僅是為成功而喝彩或者為失敗而解救,這樣的做法,不但讓孩子得到鼓勵,還幫助孩子贏得了同學的羨慕和尊重,這樣的孩子,會給試講失敗的老師發失敗獎,會發自內心的給別人鼓勵,而他自己的內心,得到的將是無盡的滋養。
**說到底,這幾個問題,講的都是無條件的愛,無論我們的孩子能不能取得好成績,能不能達到所謂的預期,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和幫助,才能讓孩子們堅信,他們是被愛著的,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問題,父母都是值得信任的。
這樣的信任,能夠給到孩子無窮的力量,這樣的力量,可以讓孩子擁有面對成功的不驕,面對失敗的不躁,這才是我們真正希望孩子擁有的,才是我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end-
文|趙欣,一枚愛孩子的全職主婦,正面管教和非暴力溝通踐行者。
這是我分享的第1本關于家庭教育的書,這篇文章,分享的是關于無條件的愛。
從這周開始,我爭取每周日分享一本,希望自己可以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