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事實:單位組織三八活動,讀書分享會,唐老師帶了本周國平的書,大家像小學生一樣輪流讀,沒有任何感悟的交流。到張老師時,她讀了微信上一封初二學生的作文,然后我也讀了我準備的內容并分享了與此相關的個人親身經歷與感悟。
感受:疑惑,小失望,糾結,滿足
思維:1.不是說分享感悟嗎?干巴巴讀些自己都不一定喜歡的文字有啥趣味性?2.既然大家都抽出來時間聚了,何不讓活動更有意義?也不枉聚一次 3.我能直接說出我的感受嗎?算了吧,我也就待這一個學期了,本來也不是局內人 4.不應付, 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字分享,以及感悟。
我的應對:針對活動最終決定不發表意見,針對自己的分享,自己做主。
對方的反應:看到有些同事從手機上抬起了頭,聽到了認可的聲音以及事后問我書名的,部分人還是有所觸動吧?
我的深層需要:自我表達,自信
我的模式:不敢公開表達反對意見
做:1.給自己寫小魚 2.繼續通過做事來覺知自己。
親愛的,今天面對突然增長到100多人的課堂,你表現的很敞開,很自信,第一節課的活動既認可到了上臺的6位同學,又給了全部同學以啟迪,這個環節做的很好。你已經越來越靈活了。
親愛的,讀書會你忠于內在的感覺,分享了自己喜歡的文字,自己的案例與感悟,你的內在力量很強大,敢于表現自己了。你是一個洞察力強,活潑有力量的女人!!
親愛的,今天同事特意打電話告知開學后丫頭的第一模考試英語成績非常好,前進了100多名,孩子更加自信了,特意要求媽媽給你報喜,感謝你的幫助。真的很高興,感覺自己很有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