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上高中時,寫了篇文章,文章具體內容忘了,但題目和開頭還記得點,題目為:當夢想照進現實,開頭是打開記憶的窗簾,推開床,陽光照進來,而我的夢想如同陽光一樣,透過窗子照了進來。大意是夢想歲的的美好,而現實如此的現實、殘酷,當時我的高中老師對我的題目有疑問,說這個題目不太好,我當時想要把內心想法告訴老師,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 這樣的題目到底合不合適呢,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越來越感受到夢想照進現實是什么樣的感受了。
? 比如我對朗誦感興趣,通過跟讀“鄭老師的話”公眾號有一年半的時間,其中感受到能力的提升與過程的喜悅,但是更多的是彷徨和急迫,一方面我很想通過一個平臺去證實我的能力,去證明我這段時間的練習沒白投入,另一方面我也在急切地尋找著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希望能早日找到我的事業方向,在這個點上,我不斷提升技能,花費大把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能力,去磨煉人格。
? 因為現實就是這樣,衣食住行都要花錢,結不結婚、買不買房、買不買車,這些也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在這些緊迫的事情面前,總感覺自己在打無準備的仗。再加上家人的督促、身旁人的眼光,心里更是發急。一旦心里發急,又不知道從何下手時,焦慮便來了,長此以來我有兩個選擇1、轉移話題,逃避,比如刷電視劇,2、去做一些很少能實現的計劃,在計劃里我在不斷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看上去很上進,但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些我很少做飯了。因此這兩個選擇都在焦慮中把大把美好的時光荒廢掉了,等到醒過味來時,才發現自己已經年齡不小了,該做點正事了,那么什么是正事,心里又開始焦慮了。
? 我知道,一直這樣下去一定無法實現我的目標,因此從今天開始我用一些方式去真實地記錄我的心路歷程,比如寫日記,我心中有一些興趣愛好,我就用記錄的方式代替計劃的方式,首先通過一段時間的記錄,把自己近期做到的一些事記錄下來,然后不斷增強自信,并根據自己現在能力水平和自己目標的差距,指定出更切實可行的計劃來。
? 成功意味著不斷充實自我,更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因此我努力使自己每時每刻都在這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