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不清去過北京多少回了。作為古都城與當代首都,北京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宏偉的建筑彰顯都城的大氣,碧瓦朱檐、畫棟飛甍與藏在胡同里的四合院,都滲透出悠遠的歷史氣息。寬敞的城市街道,車流不息的交通,又把人從千年之前的恍惚,拉回當下的時光。
北京可去的地方太多,我每次都會去自己沒去過的地方,慢慢補齊對北京的認知拼圖,漸漸熟悉與喜歡這座城市。
這次,去呼倫貝爾途徑北京,時間不長,選擇了參觀國家博物館,大概受《國家寶藏》欄目的影響,也因為學過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河森堡,在知乎上開設的課程。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并重的一家館。總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余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館。
由于時間關系,這次我只參觀了“中國古代”和“非洲雕刻展”,光一個“中國古代”展廳就夠我看半天。
“中國古代”展廳按時間軸,將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經濟、政治、文化藝術一一呈現。
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人們還以狩獵為主,工具簡單粗拙,不過是把石頭磨成石球、尖頭之類的形狀,人們的主要精力用在解決生存安全和溫飽問題上。
到了舊石器晚期,山頂洞人將死者周圍撒上赤鐵礦石粉,帶上石器和裝飾品陪葬,標志原始信仰及原始藝術開始萌芽。
新石器時代,從墓葬的布局及出土的文物來看,社會分化加劇,貧富差距加大,開始出現權貴。禮儀,文字,都開始萌芽,并有了初步的紡織雛形,銅器出現。
夏兩周時期
商朝是青銅器的鼎盛時期。國家博物館,又是一家以青銅器為主,輕書畫展覽的博物館。我觀賞到一場青銅器的視覺盛宴。最讓我駐足不前的是,被《國家寶藏》譽為十大傳世國寶之一的婦好鸮尊與四羊方尊。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女中豪杰,曾率領商軍征討四方,頗具傳奇色彩。墓地位于安陽小屯村西北。鸮,俗稱貓頭鷹。在古代,鸮是人們最喜愛和崇拜的神鳥。鸮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采用的原形。婦好墓中的鸮尊即是商代鳥獸形青銅器中的精品。
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鬼斧神工,精美絕倫,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
車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發明,在商代,墓葬中已經出現了二輪車轍。商朝后期,文字已經比較成熟。
周朝在宗法制基礎上,推行一整套完備的禮制,包括喪葬,朝聘,征伐,賞賜,冊命等。周代的禮制重在彰顯和維護社會秩序,對后期的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春秋時期
春秋時除了煉鐵技術成熟,最讓我們大眾所熟知的,就是眾多學術流派的出現,百家爭鳴。思想界的活躍也促進了文學、藝術與科學的發展,中華文明,從此走入一個生機勃勃,碩果磊磊的新時代。
秦漢時期
秦朝,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高度集權的皇權,統一了度量衡,統一貨幣和文字。對于秦始皇的霸氣與專權,從西安兵馬俑出土的兵俑,可見一斑。
站在展柜前,仿佛聽到時空傳來的聲音,那是當年,霍去病、衛青大敗匈奴的戰鼓;是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駝鈴聲;是張衡的地動儀探測到地球的脈動;是蔡倫造出第一張紙發出的笑聲;是眾人對華佗發明麻沸散、五禽戲的驚嘆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除了西晉短暫的統一外,中華大地處于一個混亂不堪的時期,戰火不斷,割據不斷,爾虞我詐,分分合合,一直持續到楊堅建立隋朝。
隋唐五代時期
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是封建社會最繁華興盛的時期。公元907年, 朱溫滅唐自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直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國家由分裂重新走向統一。
隋唐農業大發展。手工業也興盛起來,出現了舉世聞名的唐三彩陶瓷。
和邊疆的關系出現“和同為一家”的和睦局面,有了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美麗故事。
隋唐的文化藝術,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有李白、白居易、杜甫等光耀千古的詩歌藝術,繪畫書法也碩果累累。
唐朝,在原有“獨尊儒術”的基礎上,發揚了佛、道教,佛教藝術高過當時印度,達到頂峰時期。同時,廣泛吸納外域文明,唐朝的中國也成為了亞洲的中心,甚至世界的中心。展柜中唐代三彩精品“三彩駱駝載樂俑”,中央為一著綠袍起舞的男性胡俑,體現了當時與外域的廣泛交流。
遼宋夏金元時期
這個時期的特征是民族政權的并立和民族的融合。
宋元新興了棉織業,商品經濟空前繁榮,紙幣廣泛使用。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發明,給世界文明除了偉大貢獻。
對外關系到了一個空前時期。指南針的發明,航海技術得到發展,海上絲綢之路興起,出現了廣州,泉州,明州等對外貿易港口,對外貿易東到朝鮮、日本,西到東歐、西非。
明清時期
明朝,大力擴張對外交往。展柜中有一張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路線圖,最遠到達東非的索馬里地區。
明清時期,是中國最后的封建主義時期。封建社會走向末路,但是手工業空前發達。特別是,展柜中一個明孝端皇后的鳳冠,繁復精美。金鳳鳳首朝下,口銜珠滴。珠滴可以在走動的時候,象步搖那樣隨步搖晃。此冠共嵌未經加工的天然紅寶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顆,造型莊重,制作精美,采用的工藝有花絲、點翠、鑲嵌、穿系等。看起來金翠交輝,富麗堂皇。
源遠流長的中華古代文明,像徐徐延伸的時光隧道,在三小時內被我匆匆走過。五千年分分合合的歷史長河,留下的是星空般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