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我是一個擁有著雄心壯志的人,從生我養我的小城出來我暗暗發誓,不闖出名堂就沒有臉回家。可是我卻忘記了,媽媽送我來到大學轉身離開時抑制不住的眼淚。
? 過年回家,年夜飯過后微醺的爸爸拉著我的手說:女孩子一個人在外打拼很辛苦,就算你不愿意畢業后回家發展也可以去一個離家近一點的城市,這樣的話我和你媽也可以沒事兒去看看你,照顧照顧你。說這番話的爸爸已經不再魁梧,頭上的白發已經掩蓋不住。看著喝醉酒沉沉睡過去的爸爸,我內心涌出一股心酸,他的手還握著我,雖然不再強大而有力卻依然能讓我感到無比的安心。在大城市求學打拼的我們有著夢想的翅膀和拼搏的精神,可是我們卻發現在父母逐漸老去的這個事實面前以為足夠強大的我們是那么的渺小而無力。時間真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它可以撫平傷痕,可以模糊記憶,可以祭奠青春可是我們總是最后一刻才明白它同樣可以終結生命。從小寫作文時特別喜歡用一句話:時間如白駒過隙,當我們還在回味時它便消失不見。可是知道長大后我們才逐漸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當我們看到父母眼角逐漸蔓延開的魚尾紋,發間的灰白也愈發明顯,會不會陷入新的沉思?拼搏在外的我們,父母晚年時如果不能陪伴在他們身邊給他們最好的照顧,遺憾會有多大?
? 在簡書上看過一篇文章《世人都想拯救世界,卻沒人愿意幫媽媽洗碗》,曾經的我以為對父母最好的報答不過是盡快取得成功,可是我們不懂“陪伴”二字對于父母來說的意義有多重大。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父母的態度愈發的客氣和小心翼翼。每晚無論多忙,安頓下來后媽媽總會抽出時間坐到在電腦前噼里啪啦碼字的我旁邊絮叨著家長里短,而我卻借口她打斷我思路讓她去客廳看電視,媽媽說:那我不說話打擾你了好嗎?回家沒幾天還在忙工作,我只想好好看看你。我別過頭不讓她看到我幾欲奪眶而出的淚水。我們總想要的是盡快成功給父母更高檔次的生活,可是我們卻永遠都不明白,父母在乎的并不是什么高檔的生活和花不完的錢,他們要的只是兒女都在身邊,所謂的幸福生活不過是最簡單的子孫滿堂而已。可是我們總是把簡簡單單的幸福復雜化了,捫心自問,有多少人成功的速度可以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個大多數人都懂的道理實踐起來卻又那么難。時常會想起住在我們單元一樓的一對老夫婦,兒子女兒都在外地,只有過年才會回家。有一天我獨自在家奶奶上來敲門,“小柳啊,可不可以幫我個忙把我在樓上曬的被子拿下來啊,我腿腳不方便了擎上去卻拿不下來了。”一直記得說這句話的奶奶眼神里的無助與自責,她已經快八十了。其實有時候替父母做點事情也許是舉手之勞,可是卻能換來父母無比的心安。有次跟媽媽聊天時媽媽跟我說起,一樓的爺爺奶奶最開心的幾天就是過年了,家里熱熱鬧鬧的,爺爺跑前跑后的張羅,奶奶的笑的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可是過了初五六孩子們都走了,老兩口看著安靜下來的家里深深的嘆息:“又要等一年了啊。”爺爺說這句話時眼里滿滿的心酸。父母要的很簡單,不過是你在身邊罷了,小時候的你需要他們的遮風擋雨,那么當他們老了,也請你張開你羽翼已經豐滿的雙臂護他們晚年安逸。
? 離家在外的我越來越明白的自己對于父母的含義,也許你的世界里有工作有生活有愛人有朋友,可是你了解過父母的世界嗎?也許你就是唯一,逐漸老去的他們要的只是你的一通電話一次回家。曾經雄心壯志的我目睹了那么多例子之后遲疑了,我決定了畢業之后回到一個離家近的城市,趁現在還來得及多陪陪父母,成功什么時候都不晚,可是孝敬父母的日子又能剩下多少了?
? 漂泊在外的游子們,趁來得及回家陪陪父母吧;趁來得及,告訴他們你愛他們,你一直都在他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