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人與制片方中,往往存在著那種不可調和的矛盾。
簡單的說,是觀眾不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想要什么,制片方無法推測觀眾的真實需求。
人是一種很復雜的生物。他的情感與思維往往隨時間與環境而變化。
觀眾為什么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想要什么,也正是如此。
很多時候當制片方用心良苦的在很多情節中穿插許多所謂細節性的臺詞或動作,想要顯得自己是多么地走心多么的內涵。
而當觀眾不買單時,往往又,你不懂我,我很孤獨,你也不懂我的孤獨。
所謂細節,觀眾喜歡的往往是那些因真情而不經意流露出的動作,或悲傷,或興奮,或感人。
而常常不是那些多么隱晦的臺詞,做作的動作。抱歉觀眾不都是偵探,實在無暇來思考那么多或者有那么聰明在第一次看的時候就明白。
于是又在上映一段時間后,各種深扒,各種關于細節的話題。
話題起于會思考的人,而那些有思考的人,往往都閑了些。
這些人,和制片方,都認為自己很有文化,很有逼格,你們這些愚蠢的凡人。
然而,生活中已經有那么多煩惱與困惑,為什么在想要放松的時候還來讓我思考?
拜托,很多時候觀眾往往只想安安靜靜快快樂樂地看個特效片,或者搞笑片,情節不要那么俗就行。
尤其在春節檔,陪父母出行,看個電影,只要爸媽笑了,你就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