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身邊有很多優秀的人,或者說有獨特之處的人。
有馬拉松愛好者,凡“馬”必跑,明明是十歲孩子的媽媽,由于經常運動,看上去卻不到三十。想想自己,用四百米的速度跑一百米,都感覺在拼老命!
有小清新文藝范的九零后,自己開公眾號寫文章,一個人走南闖北,特立獨行。
有大學時代的活躍分子,現在是外企白領一枚,天天微博分享自己各種付費課程,免費體驗的收獲,正能量滿滿。
有雙商俱高名牌大學高材5生,小伙伴一群,事業生活雙雙如魚得水。
有精通攝影樂器繪畫旅游及各國語言的焊接大拿,工作不開心就出去旅游的瀟灑哥,足跡遍布五大洲,經歷豐富的讓人感嘆自己這二十多年都干了啥。
有從大學時代就開始組織創業大賽,開發智能機器人,學習能力爆表,無論在怎樣的環境,從怎樣的起點最終都能名列前茅,然后再向下一個目標進擊的學霸。
。。。。。。
平臺越大,身邊這樣的牛人只會越來越多,如果一味地感嘆別人有多牛,反過來再進行自我對比,對于像我這樣的鼓勵型人來講,無疑是一個大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鼓勵型人會越來越自卑,并且沉浸其中,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模樣。這就是我目前的狀態。所以每天都在想自己身上是否也有這樣可圈可點的地方,而且希望能改變現狀,想學習,但又敗給不自律,通常只是堅持幾天就又頹了。
總結起來要改變現狀就要打開心扉做自己,不去想別人如何,優點是要學習,但是不能盲目,比如人家是運動健將,隨便起步都是10公里,你怎么學?我的方法是找類似的能起到鍛煉作用的運動項目,最近一個月很迷跳舞毯,從一開始normal模式只能跳2000多分到現在hard模式都可以跳到16000分,這也是小小的成長。比如別人繪畫樂器樣樣精通,這都是從小的生活學習條件決定的,是無法改變和彌補的,但是我可以學著去欣賞,何況唱歌這個最不需要投入的愛好也給了我很多自信的資本。其實說到世界各地旅游,我也是有點小小經歷的,獨自一個人美國墨西哥歐洲跑,這都是積累。
人就是這樣性格不同,生活學習經歷不同,對于生活的理解和表達也就不同,不必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有的人就是喜歡什么都放在心里,給人一種神秘感。朋友圈沒有任何更新,讓你琢磨不透。
有的人喜歡得到外界的關注,在意別人的評價,發一條朋友圈恨不得隔一分鐘就拿起手機看看有多少點贊。這樣的人也常常會伴隨玻璃心,整天胡思亂想,為小事掛懷,身心好不疲憊。
這兩種人沒有優劣之分,各有千秋,就看哪種活法兒更適合你,讓你更舒服。當然如果你碰巧和我一樣傾向于第二種,那么只有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保持平常心,敞開心扉,不要太糾結于小細節,少些胡思亂想。
寫了這么多,只是把自己心里的糾結拋出來,如果屏幕對面的你恰好正遭遇同樣的困惑,希望能給你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