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做,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這句話真的戳中了我,我就是那種在別人眼里看起來很努力,很用功讀書的好學生,但實際上我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假裝。
到了大學之后,我才知道,有的人真的可以一邊有大把的時間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和娛樂項目,一邊拿獎學金拿到手軟。我一度懷疑這些人天賦異資,甚至覺得很不可思議。但事實上,他們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后來,和他們接觸之后,我逐漸明白了,他們擁有高度的自律。他們能井井有條的處理好各種事情,他們會制定每天的計劃,甚至細致到每時每分,連睡午覺的時間都是精心安排好的。在學習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想著玩手機,刷微博,能夠在自己規定的時間之內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在其他時間內,絕對不會想著學習這件事情的,反而會心無旁騖地處理其他的事情。
在我的中學時代,自我感覺全部的時間都用來學習了,看起來就像是個沉迷于學習的大學霸。其實不然,我只是假裝自己很努力而已。比如我會在解數學題的時候,翻看旁邊的小說?!班?,看完這一章節就繼續做數學題?!薄昂孟裰乐魅斯詈蟮拿\呀。反正還有時間,那就再看一點吧…….”于是,一下午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我會在查英語單詞的空隙時間里,安慰自己說只看一下微博就好了,但眼睛再也離不開手機頁面了。我會在做語文閱讀的時候,吃上一點東西在做。這樣的事例太多了,不管是我的拖延癥還是其他事情的耽誤,結果就是,用另外的空余時間再補償回來。就是這樣的,你所不珍惜的東西總有一天會以更慘烈的形式讓你還回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犧牲了多少睡眠時間用來償還,他們只知道我在熬夜苦學,其實我只是在償還自己所欠的作業。
我之所以洋洋灑灑用這么多文字來描述自己慘烈的事跡,就是想說明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大到生活,小到學習,都是個道理。高效管理運用自己的時間,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必大家被清華學霸的時刻表刷過屏吧,這就是榜樣啊。所以無論在學習的時候,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
在中學時,可以把自己的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安排得當。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就可以在腦中想自己應該完成什么任務,最好的方法是拿出一個小本,按照時間把自己的計劃一個一個寫下來,最好能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規定時間,讓自己的頭腦中有時間的緊迫感,不至于中途又跑去干其他的事情。不要急于求成,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把計劃定的寬松一點,目標定的稍低一點,給自己一個適應的過程。定短期的一個目標,每完成一個計劃,一個小目標,就可以給自己打個對勾。每天看著自己高效地完成那么多事情,既充實又有自豪感。多出來的時間,自己完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讀書啊,練琴啊,出去聚會啊,隨心所欲。
不要覺得自己的時間很廉價,你浪費的不只是再也找不回來的時間,而是永遠都回不去的年華和生命。時間是最公平的,不會因為你腰纏萬貫或是一貧如洗,不會因為你傾國傾城或是百拙千丑,而多或少一絲一毫的。
不知不覺說了那么多,現在應該進入正題了,我的數學之路。
其實我的數學真的不算好,但是比原來好太多了,所以有一點學習數學的小經驗,可以分享一下。
之前沒覺得數學有啥用,但真實觸摸到生活之后,你會發現數學的真諦在無聲無息地影響著你,因為數學不像英語,學習的效果可以立竿見影,你聽懂了會說,就馬上有看得見的實際效果。數學它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它是一種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它能夠影響人的思維。
在中學時,老師的講課速度都不是很快的,都會給你足夠的時間去消化的,所以要好好把握這些時間,不要往后推。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在前一天預習一下所要學的內容,哪怕只是幾個簡單的公式,也要搞清楚其中的原理,數學公式的重要性,我不用多說,我覺得所有的題目都萬變不離其中,多思考例題,有很多題目就是由書本上的例題衍生出來的。上課的時候,就會有針對性的聽課,不懂得地方盡量在課堂上搞清楚。
不懂就問。我上高中的時候,班級里的學習氛圍很好,一下課,就有很多同學圍著老師問各種問題,我剛開始的時候,有點不好意思,覺得老師會認為我很笨。但問了幾次之后,反而覺得老師很熱情很親切,會和同學們討論各種千奇百怪的數學題,而且自己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和老師直接討論會影響你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能力。下一次你遇見類似的問題,就會模仿老師的思路,數學思維就有很大的提升。不要累積問題,最后你會直接崩潰的。有一段時間,我天天往辦公室跑,數學成績也是突飛猛進的。
不要一錯再錯。在學習的過程中,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初中有一段時間,特別迷信題海戰術,每天做大量的數學題,考試經常會遇見那些似曾相識的題目,就會竊喜自己做過。其實不然,我只是做過,并沒有做對。所以成績不進反退,像是做了無用功。后來,聽取一位老師的建議,做改錯本,一直堅持到了高考。每每遇見經常做錯的題目,就會把他們分類記到本子上面,在旁邊用紅筆標注知識點或是易錯點,雖然說做改錯本會花費一點時間,但是我覺得這點時間是完全值得的,比直接刷題好用的多。還有,做完改錯本一定要看。高中時,我班一同學改錯本做的很認真很仔細,在我們班級經常傳閱,但是數學成績依舊原地打轉,后來,我發現她的改錯本真的只是一個觀摩本。花時間精心去做改錯,做完傳閱完就扔一邊去了,理都不帶理的。改錯本不一定有多么精致,自己懂就行,慢慢積累,經常翻閱,總結自己的錯誤,提升還是很大的。
量變會引起質變的。當你的題刷到一定境界的時候,數學成績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數學成績好的人,他們對任何類型的題目都游刃有余,因為他們見多識廣。當然,這里的刷題不是讓你漫無目的隨便刷刷,而是要有針對性的有目的性的。比如說圓這一塊,比較生疏,解題沒有思路,那就專門做這一類型的題目,直到你看見一道題腦海就自然而然的浮現出它的解題思路。要學會找題目所存在的共性,那就是題目的本源了。
慎獨。這兩個字是我們高中班主任的箴言,也是對我影響比較大的兩個字。我的理解是:一個人要有自己的思想,慎言慎行。做數學題也是這樣,一道題目中有很多的線索,那就別著急,尤其是在考試當中,保持思想的冷靜。我們初中物理老師讓我養成一個很好的習慣,那就是審題是必劃出關鍵詞,羅列出有用的信息,看清楚題目的要求,這樣簡單明了,很有效果。有多少人是因為沒有審清題目的要求而錯失分數的,有多少人是因為粗心而導致成績止步不前的。所以說細節決定成敗,不要忽略掉任何小小的細節,慎重慎重再慎重,在平時的作業中就保持良好的習慣,考場上就不會慌手慌腳了。
持之以恒。堅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你真的做到的,說明你有很強的毅力。很多同學覺得自己沒有數學細胞,不適合學數學,以至于各種負面情緒,甚至想放棄數學的學習,包括我在內,我從小對數學就有畏懼心理,但我從來沒有真正放棄過。有的同學說,我笨,別人一聽就懂的公式,我一天都未必懂。我想說,反應慢只是因為自己的努力不夠,我們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滿腹抱怨是最無能的體現,我們要做的是努力。要把自己的想法落在行動上??梢蕴崆邦A習,多多做題,不懂就問,長期堅持一定會有回報的。
中學的數學老師會給予學生很多幫助的,所以要好好抓住機會,跟上老師的步伐,端正態度,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的。
終于要談到語文了,語文是我所有學科中最喜歡的一門了,從小學到高中,也一直霸占著語文課代表這個職務,實在是因為我對語文愛得深沉啊。
我覺得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在于它的積累和運用。語文素養的提高離不開平時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日積月累。
摘抄本。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拿出來一本具有歷史氣息的沉甸甸的本子,告訴我們說這是她學生時代的摘抄本。我當時特別震驚,原來世界上還有摘抄本這么有情懷的東西。直到現在,我還一直堅持我的摘抄,尤其現在電腦手機的發展,更是讓我體會到書寫是多么有詩意的存在。在這個本子上,你可以寫一些自己喜歡的詩句,文章片段,甚至是一句話一個詞組,也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平時早讀的時候就可以多拿出來背背,也算是文章素材的一種積累了。益處多多。
錯題本。其實我覺得每科都適合做一個錯題本。語文有很多零碎的知識點,也有很多片段式的閱讀文章出處。這時候,就需要一個錯題本,把自己經常出錯的字,拼音,成語的釋義等等都記到本上,以及一些古詩詞鑒賞,閱讀理解都有一定的答題模板,把每一個類型的模板積累著,總會有用處的。
理解很重要。語文的理解很重要,畢竟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在上課之前,要學會主動學習,主動查找資料。比如,要學一首古詩,那么你就應該搞清楚詩人的經歷,寫詩的背景等等,這些老師上課會講到的,但是你提前查閱資料的話,會更好的理解詩要傳遞的東西,更能把握住詩人的感情。這是自己理解的過程,就像是內化一樣,最后經過老師的講解,自己的理解就會很深刻。上課的時候,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看老師是如何給課文分段落的,如何給課文組織結構的以及如何詳細分析細節的,這些在以后的閱讀理解中都會用到的,這都是潛移默化的,一定要加入自己的理解。
多讀書。作文是語文的一個壓軸,也是許多同學的硬傷。但我覺得作文其實不難,那就是多讀書,讀書的好處就在于文思敏捷,當你讀書達到一定境界的時候,你的眼界就會開闊很多,思考問題的角度就會轉變,思想也就不會再局限。中學常寫的文章就那么幾類,無非是議論文,記敘文,散文等。議論文看的是學生的思辨能力,只要你能在看書的時候多思考,換角度思考,再根據社會熱點提出自己的看法,也不是太難。記敘文就是看一個人講故事的能力,多看看經典的長篇小說中,大師是怎么講故事的,模仿大家的手筆。歸根結底,還是要多讀書,讀好書。
有很多時候,當你反應過來小時候那些苦口婆心背后所蘊藏的人生箴言時,往往已經經歷過一些很糟糕的事情,當你回過頭來看,原來那些教你成長的人,已經遠隔天涯。
我的學習經驗就這么多了,不要覺得自己是最累的那一個人,比你累的人多了,與其安穩的享受現在,不如一步一步向前。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