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體界,要說誰最能挑逗讀者的情緒,最能戳中讀者的G點,一定要提到“咪蒙”。我的朋友圈,肯定有不少人關注了她的公號;而且,我相信,99%的人為女性。
她的文章,充斥著金錢、性愛、暴力和隱私,所以才被大眾喜愛。錢和性,是人天生的私欲;窺視別人的秘密,更有一種感官上的刺激和心理上的快感。
我并不太喜歡、甚至討厭咪蒙,但她的話題策劃能力,故事編撰能力,以及對讀者心理把控能力云云,是值得我學習的。所以,我偶爾搜索一下她的文章看一看;可是,除了“食之無味”之外,并無他感。
今日,坐地鐵,路程遙遠,頗感無聊,于是,搜索了下咪蒙的公號,發現最后更新時間是6月6日,文章題目為《嫖娼簡史》。點開,顯示“此內容因違規無法查看”。不用想,文章一定三觀不正,甚至扭曲,遭舉報了,遂公號也被查封了。
6月6日,2017高考前夕,推送《嫖娼簡史》這樣的文章,似乎有點在教唆、慫恿青少年“干壞事”,把還并未“醒事”的青少年往溝里帶。要知道,微信受眾,包括學生在內的青少年占很大的比重。作為公眾人物,咪蒙公然推送如此刺眼的文章,怎么看都有點違背“文藝工作者”的本質;她曾寫過一篇叫《致low逼》的文章,我想,low逼是否也包含了她自身。
按照咪蒙的一貫作風,《嫖娼簡史》內容肯定是,講了一個沒有什么內涵的故事,然后告訴大家,快去嫖娼吧。我不太了解咪蒙,對其文字也沒有什么好感,就《嫖娼簡史》這個題目而論,實屬是在誤導學生的行為,歪曲學生的思想。
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強的不僅僅是體質,還有思想。把“嫖娼”拿來說事,還說得這么“義正辭嚴”,讓少年的思想又從何處去強。好了,扯遠了,談大了,打住吧。
據悉,咪蒙是中文系,早期是文藝工作者,出過書。我能想到的是,咪蒙曾經一定個懷揣文學理想的浪漫少女;現在,卻成了一個滿口粗暴之言,三觀不正的中年婦女。她的爆文的傳播力度是其他自媒體和碼字工作者不可企及的,然而,我并不喜歡她;相較之下,我更欣賞身邊的、不太出名的、但在抒寫真摯情感的文藝愛好者。
咪蒙的文字雖然很不怎么樣(至少公號上是這樣的),但她對于讀者的心理需求拿捏的十分到位。比如,她曾寫的《職場不相信眼淚 要哭回家哭》,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尤其是一些老板,或者所謂的公司管理層。
這篇文章,我只看了開頭,便火從胸中起,怒由膽邊生;內容如下:
我又把一個實習生惹哭了。
并不是因為我強暴了她。
而是,我上廁所的時候,聽到她在外面跟爸媽打電話,哭著說,來了公司三天,每天要下樓好幾趟,去幫老板拿外賣。我上了四年本科,不是為了來拿外賣的……
我一邊拉屎,一邊反思自己哪里做錯了,是不是吃得太多,增加了實習生的工作量?
好吧,以后每天只吃五頓了。
我回辦公室,把她叫過來,開啟了話癆模式。
是時候告訴她一些職場生存法則了。
首先,不要在廁所附近說老板的壞話——影響老板拉屎,害得老板得痔瘡可就不好了呀。
其次,如果你的老板堅持每天自己去拿外賣,你就趕緊辭職吧。
因為他連基本的職場分工都不懂。
我以前就是這樣的傻逼老板......
文字簡單明了,通俗易懂,沒有任何文學手法,也沒有任何辭藻修飾,平鋪直述,非常符合大眾的閱讀習性和當下的商業模式。作為商業爆文,文章肯定是成功的。好多老板還將這篇文章分享到群里,大言不慚的說讓員工好好學習——咪蒙成功了,拿捏準了老板的需求。
這樣的文章,肯定是被老板們喜歡的。哪個老板不希望員工拿的少,付出的多?說到這里,我想裝個逼,動用下初中學識,聊聊“剩余價值”。
初中政治書上定義:剩余價值=工人創造的價值-工人工資。資本家,算了,太高端了,就叫老板吧。老板靠什么賺錢?除了自身擁有更多的生產資料之外,主要還是靠壓榨工人的“剩余價值”。被壓迫了,還不能反抗,還得逆來順受,還得“總結”和“反省”自身——是不是我不夠努力,是不是我能力有限。這叫什么道理。
咪蒙所寫《職場不相信眼淚 要哭回家哭》,只不過是在迎合老板的需求,用文字打壓工人,然后冠冕堂皇的說“人要堅強,要有狼性。”對不起,我只有人性。
想寫的太多了。就到這里吧。
最后說一句,不論別人如何洗腦,自我一定要保持獨立思考。希望大家的腰包越來越鼓的同時,思想也越來越殷實;即或不能成為政治書上的“四有青年”,也得拒絕做個麻木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