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圖書館的造型,猶如一本巨大的打開的書,代表著博大精深的文化;門口的雕塑,代表著知識是解開一切問題的鑰匙。國民素質的高低,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強盛與否。
我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和媽媽一起去廣州圖書館,當時是一個在農講所旁的小型院落里。別看外面的停車場的車輛繁多、人頭攢動,但一走進圖書館,里面場景可以說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只有寥寥幾個大學生在書柜旁翻看著資料。
那時候成人的書庫和兒童的書庫是分為兩個房子的。
兒童圖書館的大小也就差不多我小學的飯堂,人數也沒比成人圖書館多多少,而且更加嘈雜。只是在矮小的房間中略顯擁擠罷了。記得當時在這里的借書的大部分小朋友借的既不是增長知識的《十萬個為什么》,也不是寓教于樂的《科學漫畫》,而是為一時娛樂的垃圾書籍(沒有什么營養)。
而現在新的廣州圖書館碩大的如同天上掉下來的天書,預示著天下的書籍如同天書一樣明顯而又博大精深;而從外面看過去它又像上萬個書籍壘起來的樣子,暗喻這天下書籍之多,多到如同鱗次櫛比般的樓房。從擁擠的老城區搬遷到了繁華的市中心,從簡陋小院落到繁華大高樓,完成了一個偏僻小書閣的華麗轉身,也代表著對著知識文化的越來越重視。
站在圖書館門外雖然也比較嘈雜,但當你走進到這個現代化的圖書館內部,你立即會感受到一種古老而又莊嚴的氣息撲面而來,連愛哭鬧的小孩也被這莊嚴的氣息鎮住了,沒有人愿意打破安寧的肅靜,“就算最無知的罪犯到這里也不敢打破這寧靜吧。”我猜想到,這是比所羅門神殿更加威嚴的存在啊!
到了這里,我如魚得水。鉆入一排排書架,到處彌漫著紙的氣息,除了展覽品,沒有一本書會被忽視。讀書室內,時間宛如按下了暫停鍵,周圍只有人悄悄走過帶來的風聲。端起一本書,找個角落坐下來,細細品讀,內心平靜如湖水,沒有一絲波瀾。在這里,連剛剛出生牛犢都不會貿然行動,因為這是比虎更加強大的事物,那就是知識。
圖書館的圖書猶如一個個黃金屋,一個個寶藏庫,游蕩其中,心中是那樣的寧靜和安祥,充滿喜悅和滿足。人們像在沙漠里的魚兒一樣,渴望在知識的海洋里游蕩。文學名著給予了我以智慧,它們是滋潤干涸心田的雨露,它們是孤苦絕望時的良師益友;科學讓我更真切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與美麗,激發著我探索世界的渴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在分門別類的書柜中邁動我們的前進步伐,思想的蠢蠢欲動得以讓我們的心靈慢慢升華,蛻變,成為翱翔于天際的蟬。抽點時間,找點空閑,想流浪人,遨游于天地之間,如同乞丐一樣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中的精華。找尋那一份厚重感,找尋那樣一份充實感,找尋那一份屬于自己的心靈安慰……
在圖書館,身邊的一切都如此平常以寧靜。所有的人如同饑渴而又儒雅的狼,貪婪地啃食從書籍海洋所捕獲的獵物。我喜歡這種身心愉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