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名第四,是我國古代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也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
先秦時期,我國已有了四季之分。《尚書·堯典》記有“日永”“日短”“日中”“宵中”四個節氣名稱,分別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
春分是春半,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寫道“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可現如今即使在南方,也依舊是裊裊垂柳風,吹著點點回塘雨。清明未至,還遠未到煙雨落花時節。
春分后,岸柳青青,鶯飛草長,油菜花香。王安石曾有名詩《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分三候
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動物學家認為,“玄鳥”在這里指的是燕子,燕子是“春分”來、“秋分”去的候鳥。雷鳴之后再過五日,看見閃電。
一候玄烏至,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
二候雷始發聲,春天陽氣生發的聲音,陽氣在奮力沖破陰氣的阻擾,隆隆有聲。
三候始電,在春分的最后五天,陽氣更盛,下雨時天空打雷并會發出閃電。
春分雜說
/ 忙放紙鳶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春分一到,地氣也升騰起來,自然是最適合放風箏的季節。野外清新的空氣與明媚的陽光都是很好的自然療愈力,跑跑停停也可以很好地鍛煉身體。
/明前龍井
春分時節,也是盛產春茶的日子。而此時全中國最美味的春茶,一定是獅峰山上的雨前龍井,就連汪曾祺都曾贊美:“真正的獅峰龍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槍,泡在玻璃杯里,茶葉皆直立不倒,載浮載沉,茶色頗淡,但入口香濃,直透肺腑。”
/ 海棠泛彩
海棠歷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蘇軾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的詩句,川端康成也寫過“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其中西府海棠尤為上品,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染,開后逐漸變為粉色,如曉天明霞,美不可言。
/ 木蘭紛落
木蘭樹多直且高,先花后葉,花發于端。王維《辛夷塢》寫得頗得其神:“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古樂府有《木蘭詩》,近代林語堂也將《京華煙云》中的女主角起名為木蘭,人如其花,外柔內剛,典雅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