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叫《堅毅》。作者安杰拉·達克沃思師從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因為對堅毅的突破性研究,獲得了麥克阿瑟學者獎,這個獎,也被稱為“天才獎”。本書一上市就登上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它的同名TED視頻,在TED官網上已經有超過1200萬的點擊量。書中,安杰拉總結了包括西點軍校野獸營學員、運動健將、商界和學術界等在內成功人士的共同點,發現他們身上最重要的特質在于堅毅。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兩方面的內容:堅毅是什么和如何成為一個堅毅的人。
①『一番拼破頭』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边@句話讓很多人失去了斗志,卻也指出了一條清晰的道路:想要取得成績、成就夢想,普通人需要比身邊的人更努力和堅毅。
001 別被天賦誤導
“哇塞,他真是個商業奇才,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做到像他這樣?!笨吹揭粋€個成功的商業典范大把吸金,你是不是在心里升起過這樣的羨慕之情?
而在作者看來,所謂堅毅,是指對長期目標的熱愛和堅持不懈。
現任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的蔡佳蓉,不僅童年時就讀于茱莉亞音樂學院,而且還在哈佛大學取得了包括心理學學士、科學史、社會心理學碩士、組織行為學和音樂博士在內的多個學位。看似一個天才橫空出世,對吧?在作者詢問她時,她卻坦承自己雖然有一定的音樂天賦,可是,因為熱愛音樂,小時候每天會練習4-6小時。她有天賦,但是同時,她也是一個超級勤奮的奮斗者。
002 努力需要被計算兩次
在一頁又一頁的圖表分析后,安杰拉提出了成就公式,用來解釋一個人的天賦是如何轉變為成就的。那就是:
天賦 X 努力 = 技能
技能 X 努力 = 成就
當不同的個體處在相同的情況下時,一個人能夠取得的成就取決于兩件事:天賦和努力。技能和成就二者密不可分,如果沒有努力,天賦只是未實現的潛能;沒有努力,技能只會是我們能做卻沒有做到的事。通過努力,天賦會演化成一種技能,而努力同時又使技能化為成就。
②『成功俏枝頭』
2014年蓋普洛所做的一項調查中,超過2/3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對工作并不投入,其中很多人說,他們甚至會“主動不投入”。想想我們自己,有多少上班時間在偷偷刷微信或者網上購物?在作者看來,克服惰性、邁向成功其實有路可尋。
0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將興趣點發展為自己獲得社會價值感的來源,固然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對于更多的人來說,不知為何忙碌才是生活的常態。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呢?
首先,要跟外部世界互動。在美國白宮晚宴上做過脫口秀表演的黃西,大學和赴美讀博修的都是生物化學,偶然的機會下被同事帶到一家相聲俱樂部,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愛上了相聲,并最終成名。
除此之外,還要找到一堆支持你、鼓勵你的人,在你想要放棄的時候,以某種形式告訴你堅持下去。而我們,也可以成為別人的這類人。
002 成長型思維
有一句日本古語說“跌倒7次,第8次爬起來!”尼采也曾說“那些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沒錯,堅毅還取決于相信我們可以通過努力改善自己的未來。
通過改變自己的認知,即使跌倒7次,仍然從第8次爬起來,從逆境中奮起。
而提升希望的方法之一,是練習樂觀的對話。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時,光燈絲材料的實驗就失敗了1000多次,有人勸他算了,“你已經失敗了1000多次了!”愛迪生說:“不,我沒有失敗,我已經發現了1000多種材料不能用作燈絲。”
003 不忘初心
你要不忘初心,懂得想盡一切辦法去實現自己的終極目標。在作者看來,實現終級目標,不代表不顧一切地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而是,只要那些小目標是為了同一個頂級目標服務的,就值得留下來。
而無論何時開始,你走在實現最初目標這條路上都不會太遲。這里有來自三位專家的建議:
第一條,反思你的工作狀態,如何才能對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如何才能讓更多人變得更好。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獲得外部的有效反饋,及時精進調整。
第二條,思考如何采取小而有意義的方式,改變當前的工作態度,讓它跟你的核心價值觀更為緊密地聯結。譬如作為客服代表的你可以從微笑接聽每一通客戶的電話開始改變。
第三條,從楷模身上尋找激勵。打個比方,你想要思利他,但是不知道怎么樣去做,就可以看看你周圍思利他的榜樣是如何考慮問題的。
總結一下,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了2個方面的內容:
堅毅是持續不斷地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無論何人,都可以培養這項成功人士的共有品質。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堅守成長型心態,即使遭遇挫折、失敗,仍然堅持不懈地朝著自己最初的目標努力,認真做到“每天進步一點點”,那么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擁有成功關鍵品質“堅毅”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