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雪原
半夜失眠,閑來無事突發奇想搜索了一下自己的文章《從<色戒>被禁的三段床戲,思考中國電影性愛元素的本質》。
結果不搜索還好,一搜索更是氣得我睡不著了!
屏幕上悍然出現了一系列搜索結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堆不相干的網站,既有搜狐、豆瓣這樣的大網站,也有那種本身就極不規范、頁面雜亂的垃圾網站。而我原創首發的簡書網站,反而排列得如此靠后,竟然只在第6、7位。不得不說百度的推送算法真是非常“先進”和“智能”。
(經評論區網友提醒,說谷歌里我的文章是第一位的。珍愛生命,遠離度娘。)
短暫的氣憤過后,我迅速冷靜了下來,思考著該如何做。假裝沒看見?——不行,《色戒》一文是我到目前最喜歡的一篇文章,這口氣實在忍不下來!正面剛?——可我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作者,又能怎么行之有效地維護自己正當的權益呢?
我首先點開豆瓣,是一個私人作者轉的,界面如下:
我耐著性子拉到文末,發現作者打上了一個以我筆名命名的標簽,還附上了一個原文鏈接。莫非是簡書的鏈接?我動了一點惻隱之心,也許這位作者只是喜歡我的文章,想要分享給更多人看呢。
然而,只能說我太天真,沒有看懂第一個標簽。當我點進去之后,發現是一個不堪入目的色情網站,我趕緊退了出來。
所以,他轉載我《色戒》這篇文的目的是什么呢?幫忙“過濾精準客戶”嗎?覺得看到《色戒》點進去的都必然會對色情內容感興趣?
我通篇文章都在講國人對李安《色戒》的理解過于膚淺,只停留在感官刺激上;性不僅僅是性,是感情關系更是權力對抗;中國電影觀眾的低俗品味、電影人的職業道德敗壞和體制的病態共同造就了爛俗色情元素的泛濫。結果到頭來,這篇文章還是被用作這種用途。發布的惡意鏈接上,還打著我名字的標簽,這真是像極了一個諷刺的黑色幽默,狠狠地抽打著我的臉。
于是我憤然在這篇文章底下留言了這樣一段話,并且向豆瓣官網舉報。
搜狐的自媒體雖然抄襲了,但好歹加上了我的名字,而且是正當用途,只是沒有經過我同意罷了。我也如出一轍,評論加上官方投訴,這樣做是因為我本身對豆瓣和搜狐這兩個大網站還是信任的。至于剩下的網站,本身就是垃圾信息廣告鋪滿天,連投訴渠道都找不到,遑論幫助作者維護權益了。
做完這些,我癱在床上。我能做的,就這么多了,也只有這么多而已。剩下的,就只能等待結果了。希望有知道更好處理辦法的,或者有過類似經驗的簡書上的朋友們,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和意見。
我真的稀罕那點所謂的賠償費轉載費嗎?不,我要的僅僅只是一個態度,一個說法而已啊。
都說作家寫一部作品像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痛苦與快樂,而那些抄襲者就像十惡不赦的人販子一樣,偷偷動動指頭就把人家一家人的希望和幸福給奪取。我是個在簡書上發表文章的小作者,文章也不過千字,但是這篇文章對我同樣有著彌足珍貴的意義。
先說說《色戒》在我心目中的意義吧,《色戒》是我心目中李安最好的作品之一,被我重看過許多次。因為這部片子我愛上了梁朝偉和湯唯,梁朝偉是我除周星馳之外最喜歡的男明星,他在色戒里最后那個眼中含淚的沉郁眼神讓我很久都難以忘懷。正因如此,想為《色戒》的床戲“正名”,是我“蓄謀已久”的事情。結合當今中國市場的亂象,我又點出了色情元素的濫用和好片中情色元素的尷尬地位。
為了寫好這篇文章,我把三段床戲細細拉片看了一遍——所謂拉片,對于專業人士來說,就是兩分鐘的鏡頭要看幾個小時,從演技分析到布景,從構圖分析到運鏡。當然,我并不是什么專業人士,也知道讀者更關注的是人物心理,但是也耗費了我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去看和截圖。之后便是整理圖片,一部分是截圖下來的,一部分是從網上找的(我最后在公眾號上的修改版又加了好多圖片)。最后,我幾乎是懷著一種虔誠的心,字斟句酌地寫下了這篇文章,這些加起來總共耗時有個小半天了。
發出去之后,一開始雖然閱讀量不高,但是點贊評論和關注都很高,已經足夠讓我自得其樂。結果發出去了兩三天,不知道被哪位好心的編輯推薦至首頁,消息蹭蹭地漲。于是,這篇文章就成為我迄今為止最“熱門”的一篇文章,也是我收到打賞最多的文章。
然而比這些更讓我在意的是,有人給我簡信說,我說出了她想說的話;有人在底下留言說想重新看一遍,會有新的理解;有人說看了之后就明白為什么缺愛的王佳芝會一步一步做出那樣必然的選擇,讓我深以為然......
這篇文章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就是——你用心寫文章,真的會有回報的。這回報可能是“物質”上的,比如熱門和打賞;也有可能是“精神”上的,比如別人的贊同和共鳴,默契與懂得。不僅我是這樣,每篇用心文章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都蘊含了作者的心血和感情,而抄襲者只要復制粘貼就萬事大吉,甚至用作惡意用途,怎能不讓人心生憤慨?
而更可悲的是,我只是一個小作者,都受到了這樣的對待,產生這樣意難平的憤怒與難過,那社會上那些大熱IP的抄襲,又該給原作者帶去怎樣的傷害?他們的作品,又當如何處置?
比如前段時間大火的《錦繡未央》卷入抄襲官司的風波里:
其實秦簡的“抄襲風波”早已有之,然而秦簡態度惡劣,網站蓄意包庇,作者的權益根本得不到維護。
再之前著作權官司,要屬于瓊瑤狀告于正了。《宮鎖連城》里有21個橋段和《梅花烙》一模一樣。然而于正死不承認,在微博作出回應,稱劇本本身沒有問題,“抄襲”一事“絕對只是一次巧合和誤傷”。在采取多種方式維權得不到理想效果后,瓊瑤正式起訴于正。瓊瑤在采訪中稱于正曾否認抄襲且拒絕道歉:“我說是只要是于正跟我道歉,這件事情就算了,我就算自認倒霉,我就不告了,可是于正都沒有跟我道歉,所以我認為道歉是很重要的事,你必須承認你抄襲了我的東西。”連瓊瑤的維權之路都走得這么艱難,普通人可想而知。
追溯到更早,郭敬明抄襲莊羽的案件。案子判下來,郭敬明輸了。然而他寫了一封信,稱“還是個孩子,不懂大人世界的復雜”。他用獨有的45度角透明憂傷博得了一眾粉絲同情:“小四只是個孩子,不要傷害他。”郭敬明甚至還在新書里面借男主角的口含沙射影地宣稱,“為什么那部作品在狀告抄襲之前根本沒人買,反而是被指抄襲的銷量那么好”,意在說莊羽蹭他的熱度。
現在社會有一種怪象,抄襲的人理直氣壯,拒不認錯,囂張橫行;被抄襲的人申訴無門,唱著一出出“竇娥冤”。而吃瓜群眾則助紂為虐,盛行一種很奇怪的“責怪受害人”傾向。
“怎么紅了才告啊?羨慕嫉妒人家吧?”
“同樣的內容,怎么你的沒火,人家的火了,看人家火了想蹭熱度吧。”
“心胸怎么這么狹窄,見不得別人好。”
這種粗暴的邏輯,和“被強奸了因為姑娘穿得少露大腿”的強盜邏輯有什么區別?
中國2016年被稱為“內容付費”元年,這是好事兒。然而在自媒體泛濫的當下,如何保護優質原創的內容不受侵權,則成了更為重要的事情。
我希望,至少簡書上的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抵制那些抄襲、侵權的作者,還有他們的文章、書和影視作品。看到了堅決舉報舉證,絕不姑息。
剛開始看到付費歌曲和視頻,我也有點不適應,畢竟免費的東西用慣了。但是經歷過這件事之后,我明白了原創的東西更應該得到應有的保護,才能鼓勵創作者的積極性,否則受損失的還是我們這些消費者。
曾經有人評價我在簡書上的文章說是我“筆觸細膩,娓娓道來”,我的確很少寫這么情緒激烈的文字。但是今天我選擇把它說出來,就是希望給簡書上的更多作者一個警醒。如果遇到了自己權益被侵害的情況,不要忍氣吞聲,要想辦法維護自己的權益。你的頭腦和筆都是你的武器。
至于在簡書上發表的文章都是到處抄襲的人,我送你們一句曾經在主編“魔鬼的贊歌”那里看到過的一句話:
“你在文字上造的孽,終究會報應在你自己身上。”
- End -
PS.本文如有后續會持續更新 謝謝幫我出主意和安慰我的大家 -
剛剛有個叫“黑八傳奇”的人居然在評論下發鏈接打廣告…我還以為又是黃網呢結果是個購物網站…舉報+刪除走好不謝:)在這篇文章底下你也敢發鏈接,舉報什么的我輕車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