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的一生,會有四個重要的關系:自己與最值得珍惜的人的關系,即親密關系;自己與社會的關系,比如友誼和事業;自己與世界的關系;自己與自己的關系。想要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你需要在這四個關系上都做到和諧。其中,親密關系是第一關,如果這一關過不了,根本沒和諧可談。
2. “親密”這個結果只能通過真實和敞開來達到,而“付出”并沒有這個功效。相反,因為你不斷付出,會給對方造成內疚,結果導致對方更加想遠離你。
3. 心理學里有個概念叫“強迫性重復”,意思是,人其實是在不斷地重復那些對自己重要的情感體驗。所以,在一段親密關系中,如果你得到了痛苦,就會不斷地重復痛苦;如果你學會了信任,就能不斷地重復信任。
4. 親密關系中最難的部分,是雙方要帶著溫情容納彼此的陰影。一般的朋友關系,看似放松自在,但其實我們是收著攏著,容易只展現自己表面好的部分。但在親密關系里,我們會有強烈的動力,要呈現自己的一切給對方,特別是黑暗與痛苦。
5. 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系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接受。要知道,不管和你多么親密的人,也是另外一個人,是和我們一樣重要、獨立的人。所以,不要指望他們為自己改變,也不要嘗試去改造對方的夢想。接受這一切之后,我們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而不是苛求對方。這樣的狀態,會讓你在親密關系中更自由。
6. 想要增進親密關系,要多進行“感受性”的溝通,比起到底發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關心對方在這件事中如何感受。多去關注對方在表達里提出的感受,這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對方。同樣的,在一段關系中,你也得嘗試多去表達你的真實感受。
7. 親密關系可以有建設性的批評,但不要抱怨。不要用“你真笨”、“無能”之類的話去否定對方,而是多鼓勵和表揚對方。而面對批評,最重要的也不是解釋和爭辯,而是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承認對方說得對,但表明自己此刻也很難受,希望可以單獨待一會兒。
8. 不要想著去控制伴侶的行為。一個人越是渴求控制伴侶,就越容易把每一個小事都變成一個戰場。對這樣的人來說,任何一件小事都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爭,他/她必須讓配偶在每一件小事上聽從自己的意志,還會覺得,自己的確控制住了局面。其實,你應該控制的是你的渴求,而不是你的伴侶。
9. 別去想“我為誰而活”,多尊重自己的感受。“為了別人而活”這種觀念貌似是奉獻精神,但它容易讓人產生“我的不幸是你導致的”這種想法,所以很容易將責任歸咎于親密關系中的另一人,這也意味著推卸責任,成長也很難發生。
10. 最后,請你記住,從自己入手,才是改善關系的唯一途徑。無論是親密關系,還是其他任何關系。將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并徹底地為自己的選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