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參一生參不透的愛欲

文/樊飯飯


大家知道,金庸先生是非常喜歡寫悲劇的。

令狐沖暗戀小師妹多年,心上人卻愛上了沒認識幾天的林師弟。

楊過從小無父無母,好不容易喜歡上自己師傅,卻冒了天下之大不韙,16年不得相見。

張無忌眼看著父母雙雙死在自己眼前,無能為力。

楊康雖然是反派也很慘,早年喪父,跟著丘處機什么沒學到,十八年后卻硬要逼著他殺對自己情深義重的養父。

更別提那些喜歡著男主的女孩子們,程英、儀琳、周芷若、阿朱,沒有一個不是凄苦萬般。

每一部小說都似乎在極力避免著大團圓的結局,大約金庸深刻明白,團圓是理想,不是人生。而其中悲劇性最強,最能讓人感慨人生命運多舛的莫過于《天龍八部》,正所謂,“無人不冤,有情皆虐”。

金庸寫《天龍八部》,受佛經的影響非常明顯,不僅書名直接來源于佛經,書中內容也處處流露著佛家悲天憫人的情懷,有的情節甚至直接是佛理的推演。神佑“天人五衰”,而作為“神界”的原型,人的種種悲哀,更甚于神。

這本小說中的人物塑造,從主角到配角,無不讓人感慨在壓倒一切的命運前,人是多么渺小、無力,無法把握’自己。蕭峰、段譽、虛竹他們都有這樣無法戰勝的命運,并且最后都被一種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推著走向更深的不幸。

佛家講“三毒”即“貪、嗔、癡”,講“八苦”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天龍》的深刻之處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生的大悲劇,人人都是“網中人”,可人人又是“織網者”,即自我束縛。

段譽也是如此。


01

首先段譽的名字起的就很有意思,“譽”我們可以理解為愛欲,也可以理解為名譽、榮譽。正所謂斬斷紅塵的一切欲望,對于名利榮華,段譽做到了,但是對“情”這個字,他被困其中,無法自拔。

段譽看名利,確如浮云。

他7歲時會對著一株“十八學士”的插話感興趣,從早瞧到晚,在半夜偷偷起床對它發呆,待花謝了又連哭幾天。作為大理的王儲有如此的童年故事,是不符合他身份的一種行為。段譽本來應該做符合他身份的事,例如,習武、學習治國理政,外教政治。但是對于他來說這些不過是別人的事,事不關己,置身度外。

他為避習武而離家,江湖人物的武功是征服別人和征服社會的籌碼,學得上乘武功稱霸江湖,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求之不得的事情,段譽他偏不喜歡學,因為覺得一個人練了武功,免不了要打打殺殺,這就有違背佛家慈悲為懷的宗旨。

并且藐視皇權。

皇權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象征,在封建社會里,更有幾多豪杰拋頭顱灑熱血不顧幾代人的性命去爭奪,為此弒父者有之,兄弟相殘者有之,以妻女換取者有之。慕容家族為復興燕國幾經波折,慕容博忍辱負重隱藏在少林寺幾十年,處心積慮挑起兩國紛爭,想漁翁得利坐收其成,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慕容復為達到稱帝的目的,對青梅竹馬的王語嫣下黑手,只為迎娶西夏公主,但事與愿違,徒勞而返,落得個瘋瘋癲癲的下場。

唯獨段譽,既不對皇位讒言依舊,聽說蕭峰塞外危險,二話不說,脫掉黃袍,推開皇位,只身趕赴疆場。在金庸先生后來的新編版本里,甚至讓段譽選擇了出家。

在這一點人物塑造上,不得不讓人想到賈寶玉。

賈寶玉也會灑淚葬花,對著一地落紅發呆一下午。并且,段譽和寶玉都是富二代,別人眼中的紈绔。不務正業,段譽不想學武功當皇帝,賈寶玉不想學史書考功名,并且都一顆心質地柔軟,沉溺于溫柔鄉之中,無法自拔。

但他們更多的是不同。

段譽在面對命運的時候,每一次都做了勇敢的選擇。

替鐘靈擋刀子,吃斷腸散,去萬劫谷找鐘家人要解藥;騎著黑玫瑰去送解藥,卻回身去通知木婉清有危險,又肯不顧一切地娶木婉清為妻;每次王語嫣遇到困難,他都會挺身而出。寶玉則不同,面對命運他基本選擇循著命運的流向走。段譽最后的出家佛緣,是自主的選擇,他本是就是書中的“佛子”,而賈寶玉確是無奈的被迫。


02

但是對于“愛欲”,段譽無法掙脫,乃至于“癡”。

第一次在洞中看見神仙姐姐時,書中這樣描述,“走到玉像面前,癡癡的呆看,瞧著她那有若冰雪的肌膚,說什么也不敢伸出一根小指頭去輕輕撫摸一下,心中著魔,鼻端竟似隱隱聞到蘭麝般馥郁馨香,由愛生敬,由敬成癡”。

其實,愛情這回事,無非分為兩種,一種是日久生情,一種是一見鐘情。而一見鐘情,又無非是忠于外貌罷了。段譽正是如此,他對于“愛欲”的貪戀,已經達到了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僅僅是對著一座石像,就寧愿磕一千個頭,直到體力不支,仰倒在地。等到碰見如神仙姐姐長相一般的王語嫣時,“癡”情更加控制不住。

“他一見到那位小姐,耳中’嗡’的一聲響,但覺得眼前昏昏沉沉,雙膝一軟,不由自主跪倒在地,若不強自撐住,幾乎便要磕下頭去”,心中魔障之深,可見一斑。至于隨著情節的發展,王語嫣多次做出傷害段譽的選擇,段譽不僅不計較,還在心中為其開脫,死皮賴臉,做出許多沒有骨氣的事,讓人覺得既好笑又心酸。

但是,段譽對王語嫣真的是愛情嗎?未必。這是段譽悲劇性的另一大表現,即情感的錯位。

王語嫣跟山洞中的玉像長得一模一樣,而段譽對玉像是癡迷的,所以段譽很可能只是將王語嫣當成玉像的替身。

這一點并非不可能,其實,在第一次看見王夫人時,段譽就已經看呆了,只不過四十多歲的王夫人畢竟不是十七八歲的少女,與那石像只有五六分的相似,而王語嫣則時仙人下凡,她長得太像神仙姐姐了。所以,真正喜歡的可能只是玉像,而非王語嫣。


03

在《天龍八部》中,段譽身份指代神話中天龍八部的龍眾,雖然屬于天道,但還是沒能脫離六道輪回的,世間苦楚還是能感受得到,段譽的愛跟欲是分不開的,他還沒到無法無相非色非空的境界,所以他中了陰陽和合散之后,欲被激發出來,才會苦苦忍受,央求段正明一指戳死他。

但這并不意味著,段譽好色,相反,他是一個純粹的精神戀愛需求者。

在所有段譽的心理活動描述中,從未出現過一次與肉體有關的幻想,唯一一次看到王語嫣的裸體,還是在無奈之下,卻也表現出君子的坦坦蕩蕩。與其他女性的接觸,如鐘靈、木婉清,也并沒有出現金老善用的“身子一軟”。

在這點上,段譽與段正淳有很大不同。段正淳跟每一個情人都要生一個孩子,而段譽僅僅是精神上的依戀和癡迷。

所以我說,段譽是《天龍八部》里,唯一不那么悲劇的人,因為他具有佛性。

從小飽讀儒家詩書的段譽,人品是靠得住的,甚至是相當讓人敬佩。

在得知慕容復要去競選西夏駙馬的時候,王語嫣非常的傷心,段譽曾一瞬間生出過那么點想法,希望能代替慕容復在王語嫣心中的地位,隨之浪跡天涯。但隨之又否定了自己的“齷齪”想法。

“其樂融融是我段譽之樂,卻不是她王語嫣之樂,我段譽之樂,其實正是王語嫣之悲。我只求自己之樂,那是愛自己,只有設法是她心中歡樂,那才是真正的愛她,是為她好。”

于是他心意已決,說道:“王姑娘,你不用傷心,我去勸告慕容公子,叫他不可去做西夏駙馬,要他及早和你成婚。”

看到了嗎,筒子們,愛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金老在新修訂版本中,將段譽和王語嫣的圓滿結局改為王語嫣依舊跟隨表哥,而段譽出家,大概才算是給段譽一個真正的解脫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陳世驤用“有情皆孽,無人不冤”概括《天龍八部》的主題,這個說法得到了金庸的首肯。其實,這個概括并不全面,比如,慕容...
    張舟子閱讀 1,357評論 0 3
  •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了你 我的南瓜馬車 合著節拍,我們默契私語著 十一記鐘響之后,月如水樣 漸漸地,漸漸地 陷入...
    丁小小o閱讀 400評論 2 2
  • 半個月前,大學畢業,我決定像那些文人騷客一樣,給自己來一個畢業旅行。 奈何囊中羞澀,地圖看了又看,思來想去,決定去...
    游戲雜談閱讀 364評論 0 0
  • 雪中往事 雪,總是比風、雨、雷、電更能激發人的美好心情和浪漫情懷。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雪最擅長造景吧!而且造的是美...
    余思瀚閱讀 496評論 0 1
  • 早晨送孩子去學畫畫,今也是最后一天老生交費的日子,下周還有最后一次課。最終還是決定不打算讓孩子繼續學了,還是打算給...
    飛飛來啦閱讀 31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