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爸,啥事?”
“小水,今天你二叔來了,他說他學校剛好招個歷史老師,雖然是合同工,但是也不錯。讓你二叔托托關系,把你弄進去。你最近回家來吧,別在那兒干了。”
“爸,我……
我現在還不想回去。我想自己先在外面闖一闖。”
小水,你二叔說他在學校里面干了十年,都沒遇見過這么樣的好事,你說咱們有這么好的資源不用不是傻嗎?
你看看你現在的這份工作,一個月兩三千塊錢的工資,誰稀罕你那點破工資!一輩子在給別人打工,風里來,雨里去。有什么前途嗎?你真的覺得你能做的好嗎?一眼就能望到頭的職業生涯,你呆著有什么勁?
“我知道家里的資源更好,我也知道不好在這兒找工作。但是,我不想回去。”
回老家來,不用你租房子,不用你自己做飯,工資絕對夠你花。工作體面穩定,將來也好找對象。你現在這種想法太幼稚了。你瞅著吧,你不聽我的,早晚有你受的。你看看你二姐,在外面飄飄蕩蕩了近十年,現在不還是安安穩穩在咱們老家安家了?你能在外面混出個什么名堂?你是有才華嗎?你在大城市那兒有關系有人脈嗎?”
“自己好好想吧!”
啪的一聲就掛掉了電話。
其實,爸爸給我打電話叫我回老家工作已經不止一次了。之前我一直推脫,現在有這么好的一個機會真真切切地擺在我面前,我卻推掉了它。爸爸很生氣,他料想我將來一定會后悔,過得不好。
如他所想,我一個人在所謂的大城市里過的要辛苦的多。
每個月三千塊的工資,去掉房租水電、交通餐飲日用品、基本所剩無幾。
我記得我剛來這座城市的時候,沒有親人,沒有朋友。街道上帶著一股剛出爐的新鮮味道。單是找房子就找了一個月。電話打了好幾百個,還是不滿意。
這邊多是合租房,男男女女六七人住在擁擠狹小的房間里。我是個挑剔的人。我喜歡人少安靜,便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最后在郊區找了一套與兩個女生合租。房間倒也算是寬敞明亮。但是房子簡陋,屋里除了一張公主風甜美到爆炸的床什么也沒有。
沒有沒關系,我可以去網上買。
我記得三天之后我拿快遞時候的情景,一個人拖著桌椅板凳、置物架等走了四十分鐘才走到家里。回到家,渾身已經被汗水濕透了。有那么一瞬間,我覺得我快呼吸不過來了,壓在肩頭上的置物架像一座大山那么重。
我累嗎?
我當然累。
我扛起桌椅板凳的時候,我發現旁邊人時不時地對我投來目光,不知是同情還是別的什么情感。
在別人眼里,或許會覺得我過的很辛苦吧。
一個人在大城市里活的苦嗎?
苦。
但是,我還是愛它。
我知道,有許許多多的人和我一樣生活著。
大家都是早出晚歸,坐兩個小時公家去上班,戴著耳機、問著汗液的味道、擠在擁擠的人群里把眼睛看向窗外。
有的時候拿著微薄的工資卻要加班到九點,一個人在漆黑的馬路中間等待那輛久久不來的116路公交車。
一個人走路30分鐘去菜市場買菜、為了洋蔥是1.2一斤還是1.3一斤去和大媽討價還價。最后細小的手臂拎著一個星期的食材穿行在那座沒有路燈的天橋上。
這些場景換在老家是萬萬不會發生的。
表嫂對我說,我覺得呆這兒挺好的,不一定非要去大城市啊,咱縣城消費水平也不高,而且現在經濟發展很快,工資足夠花了。
表嫂說的沒錯。老家更安逸,錢更多。工作更體面穩定。
可是,遠遠還有比這些更為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一個人的思維和眼界。
大城市里,你會養成不亂丟垃圾的習慣,你會養成公交讓座的習慣,你會在更大的壓力面前不斷提升充實自己。你會有自己的愛好,你會有一群志同道合而非酒肉之歡的朋友。
你會在深夜十點默默哭泣,會在周天睡個懶覺后露出燦爛的笑容,你會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尋找,也在這失去……
更重要的是,
大城市里有更好的醫療條件,有更好的養生觀念。
有更多元化的教育資源,有更理智的教育觀念。
更文明的行為、更謙遜的姿態、更高素質的人群。
大城市能夠理解我為什么床單被罩必須要用一套,
大城市能理解為什么我今年剪了短發穿起了復古的闊腿褲。
大城市能理解為什么我必須要買一個落地燈。
大城市能理解為什么每天晚上我要一個人在漆黑的道路上跑上五公里,
大城市能理解我為了什么活著。
常常有同學問我:你一個人留在那座城市過得怎么樣?
“我累,但是我很幸福。”
因為我想要的是更高品質的生活,
不僅僅是吃穿不愁、相夫教子、家長里短、婆婆媽媽的生活。